[發明專利]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27414.0 | 申請日: | 2020-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55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高向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雄縣信通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7/084 | 分類號: | F16L37/0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 地址: | 071802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連接 管道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包括本體,本體為一體結構,本體為空心的圓柱狀結構,本體的一端的外側設有第一連接口,其另一端的內側設有與第一連接口連接的第二連接口;第一連接口包括自外而內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和第三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包括半徑依次擴大的第一圓臺、第二圓臺和第三圓臺,第一圓臺、第二圓臺和第三圓臺之間的外沿通過斜邊連接,第二連接部為方形凸起,第三連接部為拱形凸起;第二連接口包括由外到內依次設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為與第三連接部匹配的拱形結構。本發明采用上述結構的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結構簡單,連接穩定,便于管路之間的快速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PE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
背景技術
頂管施工就是非開挖施工方法,是一種不開挖或者少開挖的管道埋設施工技術。頂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內借助于頂進設備產生的頂力,克服管道與周圍土壤的摩擦力,將管道按設計的坡度頂入土中,并將土方運走。
傳統的頂管管道對接方法首先通過吊機緩慢地將管道吊至接近工作井內預設的兩條鋼軌上方后,然后工作井內的施工人員在管道兩邊慢慢地推動管道至對接位置上方,最后吊車再緩慢地將頂管放至導軌上進行對接。在對接過程中,如果一次沒有對好位置,還需重新吊起,再重復上述施工步驟,施工難度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結構簡單,連接穩定,便于管路之間的快速連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為一體結構,所述本體為空心的圓柱狀結構,所述本體的一端的外側設有第一連接口,其另一端的內側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口連接的第二連接口;
所述第一連接口包括自外而內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和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半徑依次擴大的第一圓臺、第二圓臺和第三圓臺,所述第一圓臺、所述第二圓臺和所述第三圓臺之間的外沿通過斜邊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為方形凸起,所述第三連接部為拱形凸起;
所述第二連接口包括由外到內依次設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為與所述第三連接部匹配的拱形結構,所述第二卡槽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匹配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三連接部的兩側均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直徑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圓臺的直徑尺寸。
優選的,所述第三連接部的外徑等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內徑。
優選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弧形小于所述第三連接部的弧度。
優選的,所述第二卡槽的內側設有與所述第三圓臺連接的倒角,所述倒角與所述第三圓臺傾斜度相同。
因此,本發明采用上述結構的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結構簡單,連接穩定,便于管路之間的快速連接。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實施例的左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便于連接的頂管管道實施例的爆炸狀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第一連接口;2、第二連接口;3、第一連接部;4、第二連接部;5、第三連接部;6、第一圓臺;7、第二圓臺;8、第三圓臺;9、第一卡槽;10、第二卡槽;11、凹槽;12、倒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雄縣信通塑膠制品有限公司,未經雄縣信通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74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