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的表面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24862.5 | 申請日: | 2020-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5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賈昊;萬思言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叁和體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D7/24 | 分類號: | B05D7/24;B05D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任娜娜 |
| 地址: | 545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攀巖 巖壁 支點 造型 表面 處理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的表面處理工藝,包括粘合劑和砂石的選取、噴涂過程中氣流大小控制及噴涂流程。準備好上述工作后,進行層層組裝工藝,首先,將粘合劑均勻的噴涂在基材表面;進一步,再將砂石均勻的噴在剛噴好的粘合層上;進一步,將多余的沒有黏住的砂石輕輕吹去,再將粘合劑均勻的噴在砂石層上;根據需要的表面厚度可以循環砂石和粘合層的噴涂次數,一般的攀巖產品表面砂石層為3?6層、粘合層為4?7層;噴涂完畢后,將產品放在室溫下自然干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表面顆粒均勻,表面穩定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藝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的表面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掀起了攀巖風,各大城市攀巖館陸續建成,但攀巖用的巖壁、支點、造型等無法滿足現有需求,存在以下問題:1.表面顆粒分布不均勻;2.容易掉渣;3.產品表面明暗差別大。
因此,一種性能優良的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的表面處理工藝成為整個社會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的表面處理工藝,包括以下處理步驟:
(1)根據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的基材選取相應的粘合劑,根據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表面所需顆粒的大小選取菱角較為平滑的白色石英砂;
(2)將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表面簡單處理將上面的灰塵等雜物去除;
(3)將選取的粘合劑與所需產品的顏色的色漿混合調配均勻后,裝入噴料器中,并根據粘合劑的粘度調節噴料器的涂料噴出流量使粘合劑可以根據需要均勻的噴涂在基材表面;
(4)將選取的白色石英砂裝入噴砂槍中,并調節進氣口的氣流量使砂石可以自由噴出,且不會因為氣流量過大導致砂石飛濺破壞粘合層;
(5)準備好上述工作后,進行層層組裝工藝,首先,將粘合劑均勻的噴涂在基材表面;進一步,再將砂石均勻的噴在剛噴好的粘合層上;進一步,將多余的沒有黏住的砂石輕輕吹去,再將粘合劑均勻的噴在砂石層上;根據需要的表面厚度可以循環砂石和粘合層的噴涂次數,一般的攀巖產品表面砂石層為3-6層、粘合層為4-7層;噴涂完畢后,將產品放在室溫下自然干燥。
進一步地,所述粘合劑為含有-NCO基團的粘合劑。
進一步地,所述白色石英砂的顆粒大小為50—120目。
進一步地,所述采取噴涂工藝為層層組裝工藝。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表面顆粒均勻,表面穩定性高,工藝過程簡單,適宜在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表面制作領域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介紹。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提供了一種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的表面處理工藝,包括以下處理步驟:
(1)根據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的基材選取相應的粘合劑,根據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表面所需顆粒的大小選取菱角較為平滑的白色石英砂;
(2)將攀巖巖壁、支點和造型表面簡單處理將上面的灰塵等雜物去除;
(3)將選取的粘合劑與所需產品的顏色的色漿混合調配均勻后,裝入噴料器中,并根據粘合劑的粘度調節噴料器的涂料噴出流量使粘合劑可以根據需要均勻的噴涂在基材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叁和體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叁和體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48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