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能源供給數據采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24838.1 | 申請日: | 2020-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4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綦安訓;王艷亭;石小磊;于濱;張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民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B13/18 | 分類號: | F03B13/18;H02K7/18;B65H75/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34 山東省臨***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互聯網 能源 供給 數據 采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能源供給數據采集裝置,包括用于容納數據采集設備的箱體,所述箱體位于海中一定深度,且箱體的底面設有第一配重塊,所述第一配重塊的底端通過第一牽引繩與固定于海底上的錨體連接,所述箱體的頂部通過第二牽引繩與漂浮于海面上的浮標連接。本發明中,為使數據采集裝置能夠獲得穩定持續的能源供給,因此通過海浪帶動浮標上下起伏時的動能帶動第二牽引繩,使得第二牽引繩隨浮標上下起伏而伸長,且在第二牽引繩伸長的過程中帶動絞盤轉動,再通過傳動軸將動能傳遞到發電機內部,實現動能和電能的轉換,而在浮標下落的過程中,伸長的第二牽引繩通過第一收卷架進行收卷,壓縮的復位彈簧將彈性勢能釋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能源供給數據采集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能源供給數據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應用涉及到大數據領域,而這些大數據的數量、速度以及多樣性等等都不斷增大了大數據的復雜性,因此大數據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與此同時,進行固定數據采集設備的能源供應較為困難,尤其是在海里進行數據采集時,一個數據采集點的往往需要鋪設較長的線路,耗費較大財力,同時后期的維護也是一個較為困難的過程,因此,這樣的固定數據采集點往往難以建立,并且保持完善的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能源供給數據采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能源供給數據采集裝置,包括用于容納數據采集設備的箱體,所述箱體位于海中一定深度,且箱體的底面設有第一配重塊,所述第一配重塊的底端通過第一牽引繩與固定于海底上的錨體連接,所述箱體的頂部通過第二牽引繩與漂浮于海面上的浮標連接,且箱體內部的數據采集設備通過穿過箱體頂面的電纜與浮標的內部對應的部件連接,所述浮標的底面設有第二配重塊,所述第二配重塊的底面設有用于第二牽引繩和電纜伸入浮標內部的通孔,所述第二牽引繩繞設在發電機組件上,且第二牽引繩的頂端固定繞設在第一收卷架上,所述電纜繞設在第二收卷架上,所述第一收卷架和第二收卷架均位于發電機組件的上方,所述浮標的內側上部從上到下依次設有與遠程終端數據連接的數據收發模塊、控制柜和電能存儲模塊,所述電纜分別與數據收發模塊、控制柜和電能存儲模塊電連接。
其中,所述箱體為密封結構,且箱體的內壁上均勻設有多個豎直方向的加強板。
其中,所述第一配重塊為半圓形結構,且第一配重塊通過螺栓與箱體的底面栓接。
其中,所述第二牽引繩和電纜之間通過多個連接件連接,所述連接件包括套設在第二牽引繩上的第一固定套、套設在電纜上的第二固定套以及將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連接固定的連接桿。
其中,所述發電機組件包括對稱設置的發電機和位于發電機之間的絞盤,所述絞盤的外側套設有防水密封套,所述絞盤套設于連接兩個發電機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貫穿防水密封套處設有機械密封組件。
其中,所述第一收卷架和第二收卷架均套設于轉軸上,所述轉軸的一端設有復位彈簧,所述第一收卷架、第二收卷架和復位彈簧之間以及轉軸的兩端處均設有支撐板,所述復位彈簧與對應的支撐板固定。
其中,所述浮標的上部為錐形結構,所述浮標上部的外壁上設有光伏板,所述浮標的下部頂面上設有封閉環狀的圍欄。
其中,所述光伏板與電能存儲模塊連接,所述浮標的頂面設有天線和指示燈,所述天線的底端延伸至浮標的內側并與數據收發模塊連接。
其中,所述數據收發模塊與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與電能存儲模塊、所述電能存儲模塊與第一收卷架和第二收卷架均設有止震板。
其中,所述發電機的底部通過多個減震座與浮標的內側底部連接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民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民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48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