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魚體內微塑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23218.6 | 申請日: | 2020-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47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英;王曉晨;顏菲菲;孫瑋鴻;卞吉斐;孫浩然;田暉;姜雨倩;熊秋;李敬雯;南思萌;張楓巖;賀志鵬;楊海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1/34;G01N1/40;G01N21/3563;G01N21/65;G01N23/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宋海海 |
| 地址: | 25001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體內 塑料 方法 | ||
1.一種檢測魚體內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消解:將待測魚體樣品依次加入過氧化氫、氫氧化鈉、硫酸亞鐵和酸液進行消解處理;
脫脂:采用表面活性劑和超聲對消解完成后待測魚體樣品進行處理;
所述方法還包括對脫脂后的待測魚體樣品進行沖洗過濾得微塑料;
所述待測魚體樣品選自魚體消化道;
所述酸液為HNO3,所述HNO3濃度為11.5%,HNO3處理時間為5-6h;
所述過氧化氫濃度控制為24%-30%;過氧化氫處理時間為1-2h;
所述NaOH的濃度為0.1-1M;
所述FeSO4的濃度為0.001-0.01M;硫酸亞鐵和氫氧化鈉的處理時間為3-5h。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具體為采用微孔濾膜進行的過濾。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濾膜孔徑為5μ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氧化氫濃度控制為30%。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aOH的濃度為0.5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SO4的濃度為0.005M;硫酸亞鐵和氫氧化鈉的處理時間為4h。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消解處理過程中,均采用靜置處理。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劑包括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劑為硬脂酸、十二烷基硫酸鈉、卵磷脂、聚山梨酯(吐溫)中的一種或多種。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脫脂步驟具體為: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后,待泡沫消失后進行超聲處理。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溫下超聲處理1-2h。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0℃條件下超聲1h。
14.權利要求1-13任一項所述檢測方法在定性和/或定量檢測魚體內微塑料中的應用;
所述微塑料包括聚酰胺、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苯乙烯系塑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抗沖聚苯乙烯的微塑料樣品。
15.權利要求1-13任一項所述檢測方法在定性和/或定量檢測魚體內微塑料中的應用;定性和/或定量檢測方法包括使用電子顯微鏡、拉曼光譜儀和傅里葉紅外光譜儀進行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師范大學,未經山東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321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海底塑料垃圾清除裝置
- 下一篇:一種衣物處理設備的控制方法及衣物處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