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流控芯片以及生物化學分析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22795.3 | 申請日: | 2020-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682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躍東;張意如;顧志鵬;劉仁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東陽光診斷產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G01N21/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 地址: | 523871 廣東省東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流控 芯片 以及 生物 化學分析 檢測 裝置 | ||
1.一種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開設有至少一條流體通道和至少一個腔室;
所述流體通道包括至少一處相交連通的連續相通道和分散相通道,所述連續相通道和所述分散相通道通過所述相交連通的部位同時與所述腔室連通;
所述腔室的腔底開設有若干貫通所述腔底的第一微孔;
蓋板,所述蓋板與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相對蓋合,所述蓋板的至少一部分為彈性材質,所述蓋板的彈性材質部分與所述腔室相互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的入孔端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一微孔的出孔端橫截面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為倒圓臺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續相通道包括連續相引入通道和至少一個與該連續相引入通道連通的連續相分支通道,所述分散相通道包括分散相引入通道和至少一個與該分散相引入通道連通的分散相分支通道;
所述連續相分支通道與所述分散相分支通道一一對應相交連通且同時與所述腔室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續相分支通道和所述分散相分支通道的至少一部分通道段在二者相交連通的部位相互垂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通道的內壁、所述腔室的內壁和/或所述第一微孔的內孔壁形成有疏水層。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通道和/或所述腔室為開設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表面的凹槽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上開設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入口與所述連續相通道相互對應,所述第二入口與所述分散相通道相互對應。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的彈性材質部分設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與所述第一微孔一一對應。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設置有黏附層,所述黏附層與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上表面相對黏附。
11.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還包括:
第二基板;
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開設有若干第二微孔;和/或,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微孔配合的第一廢液槽。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孔和所述第一微孔一一對應,所述第二微孔的入孔端橫截面與所述第一微孔的出孔端橫截面相同。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還包括:
滑移機構,所述滑移機構裝配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所述第一基板通過所述滑移機構與所述第二基板相對滑動裝配。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周圍的圍欄結構,所述圍欄結構具有至少一個圍欄開口;
所述第一基板沿著所述圍欄開口進入所述圍欄結構內,并沿著該圍欄結構形成的滑動軌跡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往復滑動。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開設所述第二微孔和所述第一廢液槽,所述第二基板上還開設有第二廢液槽;
所述第一廢液槽位于所述滑動軌跡的初始位置,所述第二廢液槽位于所述滑動軌跡的終點位置,所述第二微孔位于所述第一廢液槽和所述第二廢液槽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東陽光診斷產品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東陽光診斷產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279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