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配網靈活接地保護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22682.3 | 申請日: | 2020-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41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葉遠波;陳實;王吉文;賈雅君;謝民;王同文;汪勝和;李克峰;程小平;邵慶祝;王薇;項忠華;陳曉東;魏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君世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9/08 | 分類號: | H02H9/08;H02H7/26;H02H3/16;G06F30/36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紅銀;劉翠 |
| 地址: | 2300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靈活 接地 保護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配網靈活接地保護控制系統,交流量采集單元對電網三相電壓、中性點電壓、中性點消弧線圈分支電流、小電阻電流以及各支路零序電流信號進行數據采集;數字量采集單元對消弧線圈檔位、小電阻投入開關狀態以及各支路斷路器投切狀態信號進行數據采集;監測算法單元對交流量采集單元和數字量采集單元進行采集控制,并根據交流量采集單元和數字量采集單元采集的數據,生成消弧線圈調檔、小電阻投切以及各支路跳閘控制信號;控制信號輸出單元根據監測算法單元生成的控制信號,實現消弧線圈調檔控制、小電阻投切控制以及各支路跳閘控制。本發明實現了消弧線圈系統的測控、小電阻系統的控制功能以及接地選線及選線跳閘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供配電網技術領域的一種配網靈活接地保護技術,具體地,涉及一種配網靈活接地保護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在6-35kV供配電網中,主要采用了兩種中性點接地方式: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
對以架空線為主的配電網,由于單相接地后電容電流有限,一般采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由消弧線圈在接地后可實現對電容電流的補償。接地電流被消弧線圈補償后明顯變小,造成選線裝置不能準確判斷接地信號,影響了選線的準確性,給永久性故障選線帶來一定的困難,使接地故障難以快速、準確地切除。
對于以電纜線路為主的配電網,由于單相接地后電容電流顯著增大的,采用消弧線圈已經不能實現良好的補償,因此多采用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再發生單相接地后,小電阻會提供較大的零序電流,促使故障線路零序保護動作,直接切除故障線路。但是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無法區分瞬時接地故障與永久性接地故障,對所有單相接地均啟動線路跳閘,增加了線路跳閘次數,影響了供電可靠性。
因此,采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并聯小電阻的靈活接地方式,結合二者各自的優點,避免各自存在的問題,可以有效提高配電網的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情況下,在6-10(20)kV系統,消弧線圈及小電阻經接地變壓器接入系統;35kV系統,消弧線圈及小電阻可直接接到變壓器中性點。消弧線圈的電流上限,一般為電網電容電流135%;小電阻的阻值,一般以金屬性接地時小電阻可以產生400~600A的電流來選擇。
一個典型中性點靈活接地的配電網,采用消弧線圈并聯小電阻,電網正常運行時,消弧線圈直接掛載在電網的中性點中,小電阻與電網中性點斷開。此時由消弧線圈實現對電網電容電流的跟蹤測量。
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立即投入消弧線圈進行補償,若故障為瞬時性故障,則由于消弧線圈的補償作用,接地故障可直接消除,電網即恢復正常,消弧線圈隨后退出補償;若消弧線圈投入后,故障仍舊存在,則視為永久性故障,此時在消弧線圈持續補償的情況下,延時投入小電阻,接地電流隨之顯著增大,從而使線路的零序保護動作,自動切除故障線路,使電網恢復正常,消弧線圈隨后也退出補償;若投入小電阻后,線路零序保護不能動作,則小電阻在投入一定時間后,自動退出,防止小電阻被燒毀。
配電網中性點靈活接地方式,目前已經在部分電網中進行了實際使用。但應用過程中,由于對接地過程的復雜性的認識不足、對小電阻與配電網相關保護設備協調配合策略考慮不周、對小電阻參數的設計不規范等原因,實際并未體現出靈活接地的應有的優越性,未能達到靈活接地的設計初衷。
配電網靈活接地實際應用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與配電網中的DTU/FTU等設備配合不理想造成的小電阻頻繁投切、故障無法隔離;
2、高阻接地時零序過流保護的選擇性不足;
3、對接地故障的識別過于簡單造成的小電阻誤動;
在這些情況下貿然投入小電阻,不但不能起到解除故障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因為小電阻投入增大了故障電流,引起變電站越級跳閘,擴大故障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君世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君世電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268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池管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于飛輪儲能的微電網混合儲能系統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