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22388.2 | 申請日: | 2020-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96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純巖;許海巖;徐立;陳玉;鞏俊松;雷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08 | 分類號: | H02G1/08;B66D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陳傳喜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綜合 管廊內 電纜 敷設 方法 | ||
1.一種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在所述綜合管廊內的頂部間隔預設距離設置若干吊環;
步驟二,在各所述吊環上分別設置用于吊裝所述電纜的吊裝裝置;
步驟三,將所述電纜依次穿設于各所述吊裝裝置上;
步驟四, 在各安裝支架上搭設若干斜向滑道裝置,使各所述安裝支架處于坡度較低的位置;
步驟五,將所述電纜脫離各所述吊裝裝置,使所述電纜沿各所述斜向滑道裝置滑落到各安裝支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步驟六,將所述電纜固定在各所述安裝支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
在所述綜合管廊內的長度方向上,將若干所述吊環預埋在所述綜合管廊內的頂部鋼筋混凝土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各相鄰的兩個所述吊環之間的預設距離為2~3m,且滿足承載電纜重量的要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所述吊裝裝置包括:
吊鏈,各所述吊環上連接有兩個所述吊鏈,兩個所述吊鏈的下端分別連接有一掛鉤;
橫桿,其兩端分別設有垂直于其的吊耳,兩個所述吊耳平行,所述橫桿經兩個所述吊耳分別連接于兩個所述吊鏈上;
滑輪,其可轉動套設于所述橫桿上,所述滑輪的中部設置有沿其周向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能夠容納所述電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將所述電纜穿設于各所述吊裝裝置上的方法是:
將所述電纜的一端設于所述綜合管廊內起始位置處的一所述吊裝裝置上;
在所述電纜的一端設置一牽引繩;
將所述牽引繩依次穿過各所述吊裝裝置,拖動所述牽引繩使所述吊裝電纜牽引至安裝的終點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所述斜向滑道裝置包括:
兩個斜梁,各所述斜梁的表面均是光滑設置;
連接折頁,其分別可轉動連接兩個所述斜梁,且使兩個所述斜梁朝向單一方向可轉動;
兩個搭接桿,兩個所述搭接桿分別連接于兩個所述斜梁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兩個所述搭接桿用于連接至所述綜合管廊內相對兩側具有高度差的兩個所述安裝支架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兩個相鄰所述斜向滑道裝置為一組的方式搭設在所述綜合管廊內相對兩側具有高度差的兩個所述安裝支架上;
其中,每組中的各所述斜向滑道之間經若干連接桿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折頁上開設有一通槽,所述連接折頁上垂直于所述通槽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兩個轉軸;
兩個所述斜梁分別經兩個所述轉軸可轉動連接于所述連接折頁的通槽內。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合管廊內的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
采用支撐桿將所述電纜從各所述吊裝裝置上脫離,其中,
所述支撐桿包括折彎成半圓的彎桿和連接于其外圓中部的直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238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