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渦流管的室內冷輻射吊頂除露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9672.4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7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露露;王瑜;成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1/84;F24F13/22;F24F13/28;F24F13/30;F25B9/04;F25B4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9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 渦流 室內 輻射 吊頂 系統 方法 | ||
一種應用渦流管的室內冷輻射吊頂除露系統及方法,屬于室內環境控制領域。本發明基于渦流管產生的冷風解決輻射吊頂空調系統因溫差造成的吊頂結露問題。主要部件包括四通閥、渦流管箱、過濾器、空氣泵、冷水機組、風機、冷輻射吊頂。當冷輻射吊頂向室內提供冷量時,暴露在外的吊頂工作面因表面溫度低于室內露點溫度而結露,露水易滋生細菌,且易引起人體不舒適。本系統使用渦流管冷端產生的冷氣在吊頂表面形成貼附射流,通過空氣流動清除吊頂表面形成的液滴。本發明作為冷輻射吊頂制冷的輔助系統,在防止冷凝吊頂工作面結露的同時,產生的冷氣也能起到部分降低室內熱負荷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渦流管的室內冷輻射吊頂除露系統及方法,屬于室內環境控制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對室內人體熱舒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和對能源平衡利用的要求,一種基于冷輻射吊頂的空調制冷系統應運而生。冷輻射吊頂是一種高效的傳熱制冷方式,不需要送風即可完成室內溫度的調節,比傳統的空調制冷更加節能,具有制冷效果舒適、無吹風感、噪音小、節省空間、安裝方便靈活、維護成本低的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目前,很多寫字樓和辦公大樓采用了冷輻射吊頂的制冷系統。但是當輻射吊頂供冷時,吊頂直接暴露在外面,當冷輻射吊頂的進水溫度低于室內的露點溫度時會使冷輻射吊頂結露,不僅影響制冷效果,而且還會影響美觀、滋生細菌。如果結露比較嚴重,還會滴落到室內,影響室內人員的舒適感。因此,解決輻射吊頂結露問題是其正常運作的關鍵。如專利201711395187.X通過調節冷水用量及新回風比解決冷輻射吊頂結露問題,該方法從空調整體設計角度解決此問題,但是借助新風系統增加了輻射空調系統的設計難度,同時增加了新風系統所負擔的冷負荷,降低了整體系統的節能效益;專利201910686945.6通過將經過除濕處理之后的新風通入室內來解決輻射供冷時出現的結露問題,雖然從輻射空調系統角度解決輻射供冷結露問題,但是除露效果不明顯,且新風同樣增加了室內負荷,節能效益較低,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冷輻射系統的結露問題。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應用渦流管的室內輻射吊頂除露系統及方法,一方面本發明采用對稱方式設計設置了兩套渦流管除露系統,增強除露效果;另一方面利用風機使渦流管產生冷風,冷風貼在吊頂表面,在不影響室內熱負荷,保證輻射制冷系統的正常運作的同時,為室內提供了額外的冷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渦流管的室內冷輻射吊頂除露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由第一截止閥1、第一渦流管箱2、第二截止閥3、第一過濾器4、第一空氣泵5、第三截止閥6、第一冷氣流噴嘴7、風機8、冷水機組9、溫度傳感器10、冷輻射吊頂11、第二冷氣流噴嘴12、第四截止閥13、第二渦流管箱14、第五截止閥15、第六截止閥16、第二過濾器17、第二空氣泵18、室內環境19、第一四通閥20、第二四通閥21、第三四通閥22、第一渦流管23、第一渦流管入口23-1、第二渦流管24、第二渦流管入口24-1、第三渦流管25、第三渦流管入口25-1、第四四通閥26、第五四通閥27、第六四通閥28、第四渦流管29、第四渦流管入口29-1、第五渦流管30、第五渦流管入口30-1、第六渦流管31、第六渦流管入口31-1組成;
其中,第一渦流管箱2有一個入口和兩個出口,兩個出口為熱端出口和冷端出口,分別對應第一截止閥1、第三截止閥6的入口;第二渦流管箱14有一個出口和兩個出口,兩個出口為冷端出口和熱端出口,分別對應第四截止閥13、第五截止閥15的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96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行車立體停車庫用夾持機構
- 下一篇:碳鋼索氏體定量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