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9072.8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56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逄堃;宋帥;徐雄偉;陳占鵬;劉本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B15/55 | 分類號: | B05B15/55;B05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萬慧達律師事務所 11111 | 代理人: | 黃玉東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漆 機器人 管路 清洗 系統 | ||
1.一種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清洗系統包括依次連通的溶劑供應部、輸漆支管部和溶劑回收部,其中,
所述溶劑供應部包括脈沖溶劑生成模塊和支管選擇模塊,所述輸漆支管部包括多個輸漆支管,所述溶劑回收部包括相互連通的匯流主管和溶劑回收罐;所述脈沖溶劑生成模塊通過所述支管選擇模塊連通任一待清洗的輸漆支管的溶劑輸入端,每個所述輸漆支管的溶劑輸出端都設有第一單向閥門并且分別連通所述匯流主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生成模塊包括空氣輸入單元、溶劑輸入單元和脈沖配比單元,所述脈沖配比單元包括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入端,所述第一輸入端連通所述空氣輸入單元的輸出端,所述第二輸入端連通所述溶劑輸入單元的輸出端,所述脈沖配比單元的輸出端連通所述支管選擇模塊;所述脈沖配比單元通過控制所述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入端的開關狀態以輸出脈沖溶劑。
3.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選擇模塊包括固定連接的旋轉單元和取漆針閥,所述輸漆支管的溶劑輸入端設有與所述取漆針閥配合使用的壓力閥門;所述旋轉單元通過旋轉帶動所述取漆針閥到對應待清洗輸漆支管的位置,控制所述取漆針閥連通待清洗輸漆支管的壓力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漆針閥在靠近脈沖配比單元的一側設有輸漆接口和清洗接口,其中,
所述脈沖配比單元的輸出端設有第二單向閥門,所述第二單向閥門連接所述清洗接口,所述脈沖溶劑從所述脈沖配比單元的輸出端通過第二單向閥門輸送到所述清洗接口;
所述噴漆機器人還包括手臂噴漆系統,所述手臂噴漆系統包括壓力控制閥,所述輸漆接口連接所述壓力控制閥,漆料從所述輸漆接口通過所述壓力控制閥輸送到所述手臂噴漆系統。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供應部還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脈沖配比單元、所述旋轉單元和所述取漆針閥信號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用于設定所述脈沖配比單元的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入端的開關時長,以及用于根據用戶指令控制所述取漆針閥連通待清洗輸漆支管的壓力閥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接收用戶指令后,判斷所述取漆針閥當前位置是否對應待清洗的輸漆支管,如果對應則直接控制所述取漆針閥連通待清洗的輸漆支管的壓力閥門,如果不對應則控制所述旋轉單元轉動,直到所述取漆針閥轉動到對應待清洗的輸漆支管的位置,控制所述取漆針閥連通待清洗的輸漆支管的壓力閥門。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還用于設置每個輸漆支管的清洗時長。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漆支管還設有T形三通閥門,所述T形三通閥門位于所述輸漆支管靠近所述匯流主管的一端,并且位于第一單向閥門的內側;所述T形三通閥門的第一端連接所述輸漆支管的溶劑輸入端,第二端連接所述輸漆支管的溶劑輸出端,第三端連接噴漆機器人的輸漆主管。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三通閥門通過連通第一端和第二端以連通所述輸漆支管的溶劑輸入端和溶劑輸出端;或者,
所述T形三通閥門通過連通第一端和第三端以連通所述輸漆支管的溶劑輸入端和輸漆主管,漆料從所述輸漆主管流向所述輸漆支管的溶劑輸入端。
10.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噴漆機器人的管路清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清洗系統還包括顯示模塊,所述顯示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信號連接,用于輸入用戶指令,以及顯示所述管路清洗系統的工作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907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