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表面麻醉藥劑用膠囊初步拆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18980.5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01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費翔;高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費翔 |
| 主分類號: | B65B69/00 | 分類號: | B65B69/00;A61M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廣 |
| 地址: | 10004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表面 麻醉 藥劑 膠囊 初步 拆分 裝置 | ||
1.一種表面麻醉藥劑用膠囊初步拆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外殼(1)、用以夾持膠囊(a)前半部分的前端夾持裝置(2)、用以吸附固定膠囊(a)后半部分的后端吸附裝置(3)、用以將膠囊(a)前半部分與后半部分初步拉開的后端執行裝置(4);
所述手持外殼(1)包括:
前滑動腔(11),成型于所述手持外殼(1)前端,所述前滑動腔(11)內壁前端成型有擋止凹環(11a);
后傳動腔(12),成型于所述手持外殼(1)后端,所述后傳動腔(12)左側后方成型有后腔后孔(12a);
右傳動腔(13),成型于手持外殼(1)右半部分,所述右傳動腔(13)后端通過右腔后孔(13a)與后傳動腔(12)連通,所述右傳動腔(13)前端通過右腔前孔(13b)與前滑動腔(11)連通;
左活塞腔(14),設在所述后傳動腔(12)前端與后腔后孔(12a)對應處,所述左活塞腔(14)與所述后傳動腔(12)連通設置,所述左活塞腔(14)側壁后端沿軸向設有止旋側孔(14a);
左膠囊腔(15),設在所述左活塞腔(14)前端,所述左膠囊腔(15)與所述左活塞腔(14)連通設置,所述左膠囊腔(15)前端與前滑動腔(11)連通;
所述前端夾持裝置(2)用以夾持膠囊(a)的前半部分,所述前端夾持裝置(2)包括:
夾持外殼(21),可滑動的插設在所述前滑動腔(11)內,所述夾持外殼(21)內部成型有與左膠囊腔(15)同軸設置的左置圓腔(21a),所述左置圓腔(21a)中軸貫通設有圓腔中孔(21b),所述夾持外殼(21)內部還成型有與左置圓腔(21a)右側連通的右置圓腔(21c),所述右置圓腔(21c)后端設有輸出后孔(21d);
從動環輪(22),可轉動的設在所述左置圓腔(21a)前半部分,所述從動環輪(22)后端面周向均布有主動插頭(22a);
從動夾臂(23),周向均布在所述左置圓腔(21a)后半部分,所述從動夾臂(23)前端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與對應的主動插頭(22a)插接配合的從動滑孔(23a),所述從動夾臂(23)后端設有鉸接插孔(23b),所述從動夾臂(23)近心端還設有軟質夾頭(23c),所述從動夾臂(23)還包括周向均布在所述左置圓腔(21a)后端面并與鉸接插孔(23b)一一插接配合的鉸接插頭(23d);
主動組件(24),包括可轉動的設在右置圓腔(21c)內并與從動環輪(22)傳動連接的主動轉輪(24a)、成型于主動轉輪(24a)后端并穿過輸出后孔(21d)設置的主動圓筒(24b),所述主動圓筒(24b)沿其軸向成型有方形插孔(24c);
所述后端吸附裝置(3)用以在左活塞腔(14)前半部分制造負壓,所述后端吸附裝置(3)包括:
活塞桿組件(31),可滑動的插設在左活塞腔(14)內,所述活塞桿組件(31)包括可滑動的插設在左活塞腔(14)內的內螺紋筒(31a)、設在內螺紋筒(31a)側面并插設在止旋側孔(14a)內的止旋側塊(31b)、成型于內螺紋筒(31a)前端的內螺紋環(31c)、成型于內螺紋環(31c)外沿的前窄后寬的錐形端面、成型于內螺紋環(31c)前端面的鎖止圓環(31d)、可滑動的套設在所述鎖止圓環(31d)外壁的環形軟塞(31e)、可滑動的套設在鎖止圓環(31d)外壁并擋止在環形軟塞(31e)前端的硬質套筒(31f)、螺接在所述內螺紋環(31c)內的外螺紋桿(31g)、成型于外螺紋桿(31g)前端面的螺桿前盤(31h),所述硬質套筒(31f)后端面成型有前寬后窄的錐形端面;
太陽輪組件(33),用以驅動活塞桿組件(31)移動,所述太陽輪組件(33)包括螺接在內螺紋筒(31a)內的外螺紋管(33a)、成型于外螺紋管(33a)后端的外壁光管(33b)、成型于外壁光管(33b)側面的側置滑塊(33c)、可滑動的套設在所述外壁光管(33b)上并穿過所述后腔后孔(12a)設置的插接外筒(33d)、沿軸向成型于所述插接外筒(33d)內壁的軸向內槽(33e)、成型于插接外筒(33d)外壁前端的內接觸環(33f)、成型于插接外筒(33d)外壁后端的彈簧擋圈(33g)、繞接在插接外筒(33d)上并抵靠在手持外殼(1)后端面和彈簧擋圈(33g)之間的行星壓簧(33h);
行星輪組件(34),包括設在左傳動腔(12)前端面并繞左活塞腔(14)周向均布的行星輪架(34a)、可轉動的設在行星輪架(34a)上的行星轉輪(34b),所述行星轉輪(34b)為兩端窄中間寬的雙錐體狀,所述行星轉輪(34b)下半部分內側邊沿與前后方向平齊并與內接觸環(33f)傳動連接,所述行星轉輪(34b)上半部分外側邊沿與前后方向平齊;
外齒圈組件(35),包括設在所述后傳動腔(12)后端的固定內圈(35a)、可轉動的套設在固定內圈(35a)外端面前方的齒環本體(35b)、成型于齒環本體(35b)內側并與行星轉輪(34b)上半部分外側邊沿傳動連接的外接觸環(35c);
所述后端執行裝置(4)包括:
后端傳動組件(41),包括沿左右方向設在所述右傳動腔(13)內的固定中桿(41a)、設在固定中桿(41a)后端并穿過右腔后孔(13a)后固定在手持外殼(1)后端面的后端芯桿(41b)、可轉動的套設在后端芯桿(41b)上的后端套筒(41c)、成型于后端套筒(41c)前端面的后端錐輪(41d)、成型于后端套筒(41c)后端面的并與外齒圈組件(35)傳動配合的后輸出齒輪(41e);
前端傳動組件(42),包括設在固定中桿(41a)前端的前端芯桿(42a)、可轉動的套設在所述前端芯桿(42a)上的前端錐輪(42b)、成型于前端錐輪(42b)前端并插入方形插孔(24c)內的前置方桿(42c);
下置錐輪組件(43),包括固定在右傳動腔(13)下端面的下置芯軸(43a)、可轉動的設在下置芯軸(43a)上的下置齒輪(43b)、成型于下置齒輪(43b)上端并與后端錐輪(41d)、前端錐輪(42b)傳動連接的下置錐輪(43c);
輸入齒條組件(44),包括可滑動的設在右傳動腔(13)下端并與下置齒輪(43b)傳動連接的齒條本體(44a),所述齒條本體(44a)前端插入前滑動腔(11)內并抵靠在夾持外殼(21)后端,所述輸入齒條組件(44)還包括指插手環(44b),所述指插手環(44b)上端通過貫穿手持外殼(1)下端面的連接桿與齒條本體(44a)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費翔,未經費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898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遠程升級的探魚儀顯控系統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種銀行智能尾箱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