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回轉機械的端子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17952.1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49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加藤弘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3/50 | 分類號: | H02K3/5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鳴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轉 機械 端子 連接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降低端子的剛性而能夠抑制緊固構件的軸向力不足、或者端子或端子板的機械強度不足的回轉機械的端子連接結構。根據本發明,將電動機(20)與電力控制單元(60)電連接起來的端子連接結構(30)具有端子(40)和緊固構件(50),所述端子(40)包含有第一端子部(42),所述第一端子部(42)是將第一導體部(42a)和第二導體部(42b)層疊而成的層疊部,所述緊固構件(50)具有將端子(40)與設置于電力控制單元(60)的端子板(70)緊固起來的第一螺栓(52)及第一螺母(54)。通過端子(40)的第一端子部(42)形成為層疊結構,既確保了第一端子部(42)的端子截面面積(S1),又降低了第一端子部(42)的剛性。由此,抑制緊固構件(50)的軸向力不足、或者端子(40)或端子板(70)的機械強度不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回轉機械與電力控制單元電連接起來的回轉機械的端子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將回轉機械與電力控制單元電連接起來的回轉機械的端子連接結構是已知的。例如有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回轉機械的端子連接結構。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6-25744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將回轉機械與電力控制單元(例如,逆變器)電連接起來的回轉機械的端子連接結構中,可以考慮利用螺栓等緊固構件將與回轉機械的繞組連接的端子緊固到設置于電力控制單元的端子板上。并且,在像回轉機械那樣流過端子的電流大的情況下,有必要增大端子的截面面積來減小端子的電阻。但是,在這樣為了增大端子的截面面積而加大端子的厚度的情況下,端子的剛性變高,存在著緊固構件的軸向力不足、或者端子或端子板的機械強度不足的隱患。與此相對,為了降低端子的剛性,若不增加端子的厚度而使端子在形狀上增大,則存在著有必要增大端子的裝載空間的課題。
本發明是以上述情況為背景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回轉機械的端子連接結構,所述端子連接結構能夠通過降低端子的剛性來抑制緊固構件的軸向力不足、或者端子或端子板的機械強度不足。
發明內容
本申請第一個發明的要點在于一種回轉機械的端子連接結構,所述端子連接結構將回轉機械與電力控制單元的端子板電連接起來,其中,所述端子連接結構具有端子和緊固構件,所述端子包含有與所述回轉機械的繞組連接且至少由第一導體部和第二導體部層疊而成的層疊部,所述緊固構件將所述端子與所述電力控制單元的所述端子板緊固起來。
本申請的第二個發明的要點在于,在第一個發明中,所述第一導體部及所述第二導體部的層疊方向與所述緊固構件的軸線方向相同。
本申請的第三個發明的要點在于,在第一個發明或第二個發明中,所述第一導體部及所述第二導體部分別為相同形狀的板狀金屬體。
本申請第四個發明的要點在于,在第一個發明至第三個發明的任一發明中,(a)所述端子具有與所述層疊部電連接且剛性及機械強度比所述層疊部的剛性及機械強度高的連接部,(b)在所述連接部,利用所述緊固構件將所述端子與所述電力控制單元的所述端子板緊固起來。
根據第一個發明的回轉機械的端子連接結構,具有端子和緊固構件,所述端子包含有與所述回轉機械的繞組連接且至少由第一導體部和第二導體部層疊而成的層疊部,所述緊固構件將所述端子與所述電力控制單元的所述端子板緊固起來。這樣,通過將端子形成層疊結構,既確保了端子的截面面積又降低了端子的剛性,能夠使端子小型化,并且緊固構件的軸向力不足、或者端子或端子板的機械強度不足得到抑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79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