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浮支撐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7720.6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20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明;賈穎;胡紅英;高天一;呂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C32/06 | 分類號: | F16C32/06;F16C32/04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隋秀文;梁科穎 |
| 地址: | 1166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撐 系統 | ||
1.一種氣浮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外殼(4)內部上方設有凸臺(24),設有軸孔(5)的所述凸臺(24)將所述外殼(4)內部分為上腔體(16)與下腔體(29),所述外殼(4)下端設有翻邊(27);下方設有凸緣(28)的支撐底座(1)上自下而上分別疊裝并相互固定有銅電極iii(2-3)、壓電陶瓷環ii(10-2)、銅電極ii(2-2)、壓電陶瓷環i(10-1)、銅電極i(2-1)以及錐形定子(3),所述錐形定子(3)上方設有軸轉子(13),所述軸轉子(13)下端為錐形凹面,并與所述錐形定子(3)的錐形凸面之間相互配合;所述支撐底座(1)的凸緣(28)與外殼(4)的翻邊(27)上均設有通孔并通過螺栓(14)相互緊固;所述支撐底座(1)的中心設有底座高壓氣管孔(19),所述錐形定子(3)中間設有定子節流孔(21),所述底座高壓氣管孔(19)內設有底部高壓氣管(20)通入所述定子節流孔(21)內;所述上腔體(16)內設有棱柱套筒(7),該棱柱套筒(7)的外側相互間隔120°的3個位置均設有棱柱氣孔平面(25),所述棱柱氣孔平面(25)放置于棱柱套筒周向定位槽(6)內,所述棱柱氣孔平面(25)設有棱柱套筒節流孔(18);所述棱柱套筒(7)外側相互間隔120°的3個位置均設有棱柱套筒外平面(26),所述棱柱套筒外平面(26)貼有矩形壓電陶瓷片(8);所述外殼(4)上部外側設有外殼氣管孔(17),高壓氣管(15)穿過所述外殼氣管孔(17)通入所述棱柱套筒節流孔(18)內;所述外殼(4)頂部設有緊固端蓋(9),所述軸轉子(13)穿過所述軸孔(5)、棱柱套筒軸孔(30)和緊固端蓋(9),所述的軸轉子(13)與所述棱柱套筒(7)、緊固端蓋(9)之間設有徑向間隙(22);所述外殼(4)上部外側相互間隔120°均勻分布有壓電陶瓷片導線孔(11)而下部設有壓電陶瓷環導線孔(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浮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軸轉子(13)與所述棱柱套筒(7)、緊固端蓋(9)之間的徑向間隙(22)范圍為0.03mm~0.05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氣浮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軸轉子(13)在徑向與所述棱柱套筒(7)之間最佳配合間隙為0.04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浮支撐系統,所述棱柱套筒節流孔(18)和定子節流孔(21)設計表壓比范圍為0.35~0.60,所需氣源壓力為0.20Mpa~0.50Mpa,節流孔直徑范圍為0.10mm~0.30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氣浮支撐系統,所述棱柱套筒節流孔(18)和定子節流孔(21)最佳設計表壓比為0.45,所需氣源壓力最佳值為0.45Mpa。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氣浮支撐系統,所述節流孔直徑最佳值為0.2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浮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4)與所述緊固端蓋(9)螺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民族大學,未經大連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772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