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型曲臂卸料環冷機在線適應性改造優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17664.6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36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高志強;李傳收;牛福成;馬振軍;逯紅;王曉峰;滕野;陳書峰;張德千;王鵬;李洪生;張進坤;程猛;于運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5/02 | 分類號: | F27D15/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徐娟 |
| 地址: | 2768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型 卸料 環冷機 在線 適應性 改造 優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型曲臂卸料環冷機在線適應性改造優化方法,對1#環冷機進行現場適應性改造,2#環冷機進行優化設計。解決了上水槽漏水嚴重、個別臺車翻車困難、臺車欄板變形嚴重、支撐輥頻繁損壞、臺車軌道頻繁斷裂、下水槽頻繁存料后并難以清除的問題,解決方法簡單,現場適應性強,提高了設備的可靠運行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冷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型曲臂卸料環冷機在線適應性改造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的鋼鐵企業,650M2大型曲臂卸料環冷機由于設備龐大,國內外無成熟設計經驗,導致故障率過高。具體設計的不合理如下:前期1#環冷機存在以下設備隱患:1、上水槽漏水嚴重;2、個別臺車翻車困難;3、臺車欄板變形嚴重;4、支撐輥頻繁損壞;5、臺車軌道頻繁斷裂;6、下水槽頻繁存料后并難以清除。以上每個故障都可能造成設備故障停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避免設備故障停機的大型曲臂卸料環冷機在線適應性改造優化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大型曲臂卸料環冷機在線適應性改造優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水槽整體間距3米周向及徑向利用大角鋼固定,避免大面積異常變形,水槽整體間距6米安裝圓弧形補償器,吸收周向變形量,一步耐材定期噴涂,二步采用耐火磚隔熱;
2)將欄板上表面距離頂部1米容易變形處隔開,上、下欄板用M30*120螺栓固定,2#環冷機將欄板分成兩份,上表面用2個M30螺栓固定,中部及底部中間部位分別用1個M30螺栓固定,欄板兩側邊部隱藏設計在框架立柱內;
3)臺車框架及自潤滑框架打孔安裝輔助油孔,每月初加耐高溫鋰基脂油一次;臺車外側軸端焊接油槽,補充液態潤滑油,采取強制及自潤滑的方式進行潤滑;軸端及臺車內部制作硅橡膠圈,套在軸與臺車之間;
4)1#環冷機整圈加工一塊厚18mm的墊片,整體數量不超過4片,兩個導軌接頭處放置一塊墊片,并且在墊片中間加工防竄動定位孔;2#環冷機設計安裝時采用QU100重型軌道,墊片數量未超過3片;
5)支撐輥最下段加工存油槽,里面放置廢機油增加整體軌道滑動性;
6)將兩個水槽排灰口中間加一組壓縮空氣噴嘴,每班崗位人員清理利用壓縮空氣力量將水槽底部灰塵攪動起來,2#環冷機增加排污漏斗數量,并且要求崗位人員定期排污,將沉積的灰塵及時排出去。
具體地,所述步驟2)中上欄板用4個M30*120螺栓固定,下欄板中間用1個M30*120螺栓固定。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方法對1#環冷機進行現場適應性改造,2#環冷機進行優化設計。解決了上水槽漏水嚴重、個別臺車翻車困難、臺車欄板變形嚴重、支撐輥頻繁損壞、臺車軌道頻繁斷裂、下水槽頻繁存料后并難以清除的問題,解決方法簡單,現場適應性強,提高了設備的可靠運行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描述,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發明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1、上水槽漏水嚴重,現場適應性改造。經過分析熱礦區溫度高達700℃,冷礦區溫度在30℃,水槽漏水主要原因是熱漲冷縮導致水槽焊接部位拉伸斷裂。并且整體水槽無固定,內部隔熱材料過薄,熱量傳導導致水槽變形后不斷惡化,導致漏水異常并且焊接不住。根據以上情況對整體水槽受力系統分析,最終確定原因在于水槽整體無補償量,整體無剛性固定。
采取改造優化措施:(1)、水槽整體間距3米,周向及徑向利用大角鋼固定,避免大面積異常變形。(2)、水槽整體間距6米安裝圓弧形補償器,吸收周向變形量。(3)、一步耐材定期噴涂,二步采用耐火磚隔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76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