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深海養殖娛樂休閑居住于一體的浮式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7418.0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69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徐立新;繆泉明;王思銘;陸海東;江鋒;潘祺;袁遠;李文志;焦亞光;劉河敬 | 申請(專利權)人: | 招商局海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招商局深海裝備研究院(三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44 | 分類號: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盧海洋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深海 養殖 娛樂 休閑 居住 一體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集深海養殖娛樂休閑居住于一體的浮式平臺,包括生活區、甲板模塊、立柱和主浮體,生活區在甲板模塊上部,主浮體和甲板模塊底部之間通過立柱支撐,主浮體內設有貫穿主浮體的中心井,中心井與海水相通。一種新型的深海養殖、游玩娛樂居住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可以在深海區域養殖魚類的同時,提供寬敞的甲板空間和生活游玩處所,以實現海洋資源綜合開發的目的,增加項目回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集深海養殖娛樂休閑居住于一體的浮式平臺。
背景技術
近年來,深海養殖業蓬勃發展,沿海國家和地區紛紛在海灣內搭建各種類型的養殖網箱,近海漁業資源大多處于過度開發狀態,海水養殖空間越來越小,并伴隨著海水養殖環境惡化、病害頻發、密度過大等一系列問題,近海海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深海養殖已然成為了發展需求和趨勢。然而深海養殖因裝備遠程運輸,設備維護,能源供給和回報風險等問題,使得大規模商業化發展遇到瓶頸。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渴望旅游休閑的消費需求日益迫切,海上旅游同是深海資源開發重要的一部分,近年來也發展迅猛。就旅游業發展模式而言,現在的模式已經踏入跨界旅游,把其他產業和旅游業結合起來,這不僅可以開發一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更符合產業導向。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集深海養殖娛樂休閑居住于一體的浮式平臺。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集深海養殖娛樂休閑居住于一體的浮式平臺,包括生活區、甲板模塊、立柱和主浮體,生活區在甲板模塊上部,主浮體和甲板模塊底部之間通過立柱支撐,主浮體內設有貫穿主浮體的中心井,中心井與海水相通。
進一步地,主浮體為駁船外形或雙體駁船外形。
進一步地,立柱高度為3~6米,數量為3~8個。
進一步地,甲板模塊的長和寬不超過主浮體相對應的尺寸。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一種新型的深海養殖、游玩娛樂居住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可以在深海區域養殖魚類的同時,提供寬敞的甲板空間和生活游玩處所,以實現海洋資源綜合開發的目的,增加項目回報。
附圖說明
圖1顯示了本發明的三維立體示意圖(含甲板模塊2及生活區1);
圖2顯示了本發明的三維立體示意圖(不含甲板模塊2及生活區1);
圖3顯示了該浮式平臺的主浮體俯視圖;
圖4顯示了該浮式平臺的甲板模塊俯視圖;
圖5顯示了該浮式平臺的側視圖;
其中:1、生活區,2、甲板模塊,3、立柱,4、主浮體,5、中心井。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5所示,一種集深海養殖娛樂休閑居住于一體的浮式平臺,包括生活區1、甲板模塊2、立柱3和主浮體4,生活區1在甲板模塊2上部,用于提供居住游玩用途,主浮體4和甲板模塊2底部之間通過立柱3支撐,主浮體4為駁船外形或雙體駁船外形,拖航和自航中可以減少平臺的阻力,立柱3高度為3~6米,數量為3~8個,數量和大小可根據甲板模塊2和生活區1的重量中心和結構形式而調整,立柱用于隔離深海養殖的主浮體4和休閑娛樂的甲板模塊,并增大甲板面積,相當于增加了干舷可防止娛樂區和生活區的甲板涌浪,甲板模塊2的長和寬不超過主浮體4相對應的尺寸,主浮體內設有貫穿主浮體的中心井,中心井橫截面呈長方形,中心井與海水相通,為養魚提供充足的活水,并凈化水質,中心井5貫穿主浮體提供寬敞的四周封閉的深海養殖和海上娛樂水域空間,平臺設計吃水在主浮體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招商局海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招商局深海裝備研究院(三亞)有限公司,未經招商局海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招商局深海裝備研究院(三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74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