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深度除磷的裝置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7015.6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04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捷;羅凡;徐浩;李浩;于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 |
| 地址: | 5100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深度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污水深度除磷的裝置和方法,包括往復式隔板絮凝池,具有第一進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往復式隔板絮凝池在第一進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間形成流通路徑,往復式隔板絮凝池通過控制不同廊道水力條件形成快速反應區和慢速反應區,快速反應區和慢速反應區沿第一進水口到第一出水口方向分布,往復式隔板絮凝池底部設有排空口;分段式絮凝劑投加裝置,分段式絮凝劑投加裝置沿第一進水口到第一出水口方向分布在快速反應區的多個廊道;固液分離裝置,具有第二進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進水口與所述第一出水口連接。該方法采用絮凝劑分段式投加的方式,同等條件下可以增加絮凝劑與磷素的接觸時間,提高反應速率,改善藥劑反應不完全的缺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用于污水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污水深度除磷的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城鎮化規模的不斷增大,城市人口密度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高。同時,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了大量的含磷生活污水。導致過量的營養物質進入水體,從而引起水體中藻類與水生植物異常繁殖,即水體的富營養化。對于城市而言隨著人口增加,污水排放量也呈幾何倍數增加,現行的污水處理廠對污水中的污染物即便進行了較好的處理和控制,但總排放量,尤其是富營養物質氮和磷的總量已遠遠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因此,相應的生活污水排放標準要求越來越高,而進一步深度除磷則顯得迫在眉睫。因此,研究生活污水的深度高效除磷技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對于除磷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已有多年的歷史,國內外現有的污水除磷工藝主要有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兩種。目前,污水處理廠主要以生物除磷為主,但受進水總磷(TP)濃度、環境和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出水TP不穩定,不能滿足提標改造的相關工藝要求。尤其當出水標準提高到一級A時,僅依靠生物除磷難以達到排放標準。為了去除生物除磷中不能有效穩定去除的污染物,通常增設化學除磷輔助。化學除磷多為投加化學藥劑法,但是,現有技術中,化學藥劑跟污染物的接觸時間有限,容易出現反應不完全的情況。而且,化學藥劑的利用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污水深度除磷的裝置和方法,該方法采用絮凝劑分段式投加的方式,同等條件下可以增加絮凝劑與磷素的接觸時間,提高反應速率,改善藥劑反應不完全的缺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第一方面,一種污水深度除磷的裝置,包括
往復式隔板絮凝池,具有第一進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往復式隔板絮凝池在所述第一進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間形成流通路徑,所述往復式隔板絮凝池通過控制不同廊道水力條件形成快速反應區和慢速反應區,所述快速反應區和慢速反應區沿所述第一進水口到第一出水口方向順序分布;
分段式絮凝劑投加裝置,分段式絮凝劑投加裝置沿所述第一進水口到第一出水口方向分布在所述快速反應區的多個廊道;
固液分離裝置,具有第二進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進水口與所述第一出水口連接。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還包括
污泥回流管道,一端與所述固液分離裝置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絮凝池連接,所述污泥回流管道上設有污泥回流泵,將沉淀絮體回流至往復式隔板絮凝池前端。
結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還包括
進水磷監測器,設在所述第一進水口;
出水磷監測器,設在所述第一出水口;
PLC在線監測和反饋系統,所述進水磷監測器、出水磷監測器、污泥回流泵和分段式絮凝劑投加裝置均與所述PLC在線監測和反饋系統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70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