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汽車玻璃用灰色導電銀漿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316929.0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395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慶明;江海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銀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16 | 分類號: | H01B1/16;H01B1/22;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蔣亮珠 |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玻璃 灰色 導電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玻璃用灰色導電銀漿及其制備方法,該導電銀漿的原料采用以下重量份組分:金屬銀粉50?70份,金屬鎳粉10份,玻璃粉3?6份,高分子樹脂2?8份,有機添加劑0.5?1.5份,無機添加劑0.5?4.5份,有機溶劑10?30份;通過(1)載體的配制;(2)銀漿的配制;(3)銀漿的生產等步驟最終得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不僅能滿足客車前擋玻璃的導電性、附著力、錫面顏色、與黑釉的匹配性等技術指標要求,同時還具有抗氧化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導電銀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玻璃用灰色導電銀漿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汽車工業(yè)也得到快速蓬勃的發(fā)展,客車產量也逐年提升。同時,客車前擋玻璃用銀漿和黑釉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且品質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為了快速消除霧霜,汽車后檔玻璃側邊一般都會配有除霧霜加熱線。加熱線一般通過絲網印刷技術將銀漿印在汽車玻璃和黑釉的表面,經熱彎爐高溫600℃加熱30-45min,使銀漿附著于汽車玻璃和黑釉的表面形成銀層。燒結后在汽車玻璃兩側銀面上焊接電源線路,通電壓后,整個加熱線開始發(fā)熱,從而達到除霧的效果。由于汽車玻璃在裝機前的存放環(huán)境,或者裝機后可能隨客車一起暴露于濕熱等環(huán)境中,故對汽車玻璃用銀漿的抗氧化性、附著力、耐磨性等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要求。同時,鑒于銀漿實際上是印刷于黑釉上面,故銀漿與黑釉的匹配性也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要求。
目前,國內汽車玻璃廠用的銀漿大多數為國產銀漿,少部分采用杜邦、福祿和莊信萬豐等國外產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銀漿的抗氧化性能不佳,銀線容易變色,導致汽車玻璃產品存放時間不能太長,影響汽車玻璃產品的品質。
中國專利201410806068.9公開了一種汽車玻璃用的耐酸抗氧化銀漿及其制備方法,原料采用以下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金屬銀粉55-75%;玻璃粉5-15%;高分子樹脂2-10%;有機添加劑1-3%;有機溶劑10-30%,通過備料、載體的配制、銀漿的配制、銀漿的生產等步驟制備得到汽車玻璃用的耐酸抗氧化銀漿。
中國專利201110421404.4公開了一種客車前擋玻璃用導電銀漿及其制備方法,該導電銀漿包括以下組分和重量百分含量:金屬銀粉60-80;玻璃粉2-9;有機載體10-30;溶劑5-10;添加劑0.2-0.5。稱取高分子樹脂及有機溶劑,然后將其加熱升溫至80℃并恒溫,直至樹脂恒溫溶解至15000-35000cps,再將樹脂在300-400目的網布上過濾除雜,得到有機載體;稱取金屬銀粉、玻璃粉,將其與有機載體、溶劑以及添加劑在混料機中充分混合,在使用高速分散機進行高速分散,得到均勻的漿體;將上述漿體在三輥研磨上進行研磨,制得前擋玻璃專用導電銀漿。無機添加劑的選擇,銀粉種類的選擇搭配,導致該專利在抗氧化性能方面有些欠缺。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抗氧化性非常優(yōu)異的、銀加熱線表面呈灰色,同時相關的導電性、附著力、錫面顏色、與黑釉的匹配性等技術指標要求都滿足要求的汽車玻璃用灰色導電銀漿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汽車玻璃用灰色導電銀漿,該導電銀漿的原料采用以下重量份組分:金屬銀粉50-70份,金屬鎳粉10份,玻璃粉3-6份,高分子樹脂2-8份,有機添加劑0.5-1.5份,無機添加劑0.5-4.5份,有機溶劑10-30份。
進一步地,所述的金屬銀粉包括球狀銀粉和片狀銀粉,所述的球狀銀粉的粒徑為0.5-6.0μm,振實密度為2.0-4.0g/ml,所述的片狀銀粉的粒徑為1-12μm,振實密度為1.0-3.0g/ml。
進一步地,所述的金屬鎳粉為球狀鎳粉,粒徑為2.0-3.0μm,振實密度為2.0-3.0g/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銀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銀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69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交通客運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鑒權方法
- 下一篇: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