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吸附脫附催化氧化控制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4666.X | 申請日: | 202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89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姚振中;雷坤;劉朋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青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2 | 分類號: | B01D53/02;B01D53/30;B01D53/86;B01D53/4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黃國勇 |
| 地址: | 516000 廣東省惠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附 催化 氧化 控制 處理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吸附脫附催化氧化控制處理系統,包括安裝在配電柜上的PLC控制器、觸摸屏以及水噴淋設備、干式過濾器、活性炭箱及催化氧化室,水噴淋設備設置在干式過濾器的氣體輸入端,活性炭內均設有脫附閥、吸附閥和VOCs濃度檢測探頭,活性炭箱為數量為三個,三個活性炭箱通過管道并聯在干式過濾器的輸出端,催化氧化室內設有催化氧化裝置,催化氧化裝置包括預熱電源、脫附風機和補新風風機。本發明能實現吸附脫附催化氧化過程中可視化管理,相對于傳統的活性炭吸附工藝,能實現活性炭的智能再生交替過程,使用壽命長,適合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吸附脫附催化氧化控制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化工、涂裝、家具、印刷噴漆等車間作業過程中常常會產生大量噴漆廢氣,噴漆廢氣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和非甲烷總烴有機氣體污染物,其中苯的揮發性大,暴露于空氣中很容易擴散,人和動物吸入或皮膚接觸大量苯,會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甲苯刺激作用較強,接觸甲苯會引起紅血球計數減少,還有報導可以引起白血球減少癥,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癥,對皮膚具有脫脂作用,使皮膚干燥,皸裂及二次感染,高濃度甲苯的吸入可以導致心律不齊及心肌受損而導致突然死亡,長期吸入而引起腦中毒,對眼睛也有刺激,可以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對肝、腎及神經系統均有影響;二甲苯有刺激性,蒸汽高濃度有麻醉性;乙酸乙酯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易燃,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這些含有大量有機氣體污染物的噴漆廢氣直接排入空氣中不僅影響車間作業操作者的健康,而且污染大氣環境,濃度過大時還會發生爆炸。
吸附技術是最為經典和常用的氣體凈化技術,也是目前工業中VOCS治理的主流技術之一。現有技術中常采用活性炭吸附有機污染物,活性炭因其具有大比表面積和微孔結構而廣泛應用于吸附回收有機氣體。活性炭吸附原理為:活性炭固體表面上存在著未平衡和未飽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學健力,當活性炭固體表面與氣體接觸時吸引氣體分子,使其凝聚并保持在固體表面,有機污染物被吸附從而實現凈化廢氣的作用。吸附法主要適用于低濃度氣態污染物的凈化,對于高濃度的有機氣體,通常需要首先經過冷凝等工藝將濃度降低后再進行吸附凈化。目前,對活性炭吸附有機氣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附平衡的預測、活性炭材料的改性及有機物的物化性質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響。但現有VOCS治理工藝的活性炭箱存在以下問題:活性炭的吸附量過大使活性炭的使用壽命變短,使用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出現吸附量小或失去吸附功能,更換不方便;活性炭一次性脫附有機污染物濃度過高時,吸附箱內壓力和溫度過高,存在爆炸風險,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吸附脫附催化氧化控制處理系統來解決以上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現有VOCS治理工藝的活性炭箱使用壽命短,安全隱患大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吸附脫附催化氧化控制處理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吸附脫附催化氧化控制處理系統,包括安裝在配電柜上的PLC控制器、觸摸屏以及用于實現活性炭吸附、熱氣流脫附和催化氧化工藝的水噴淋設備、干式過濾器、活性炭箱及催化氧化室,所述水噴淋設備設置在所述干式過濾器的氣體輸入端,所述水噴淋設備上設有用于控制水流的控制閥,所述活性炭內均設有脫附閥、吸附閥和VOCs濃度檢測探頭,所述活性炭箱為數量為三個,三個所述活性炭箱通過管道并聯在所述干式過濾器的輸出端,所述活性炭箱的氣體輸出端通過管道與所述催化氧化室連通,所述吸附閥設置在活性炭箱與催化氧化室的連通管道上,所述催化氧化室內設有催化氧化裝置和催化劑,所述催化氧化裝置包括預熱電源、脫附風機和補新風風機,所述脫附風機的氣體輸入端通過管道與所述活性炭箱的脫附閥連接,所述脫附風機的氣體輸出端與所述催化氧化室連通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青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青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466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