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攀巖安全輔助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313766.0 | 申請日: | 2020-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49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紀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交通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9/02 | 分類號: | A63B2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23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攀巖 安全 輔助 裝置 | ||
1.一種攀巖安全輔助裝置,用于插入內壁呈鋸齒狀結構的巖縫(M)中,從而實現(xiàn)卡緊以確保攀巖安全,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套筒(1),設置于T型套筒(1)內的螺母(3)和螺桿(2),所述螺桿(2)在螺母(3)的帶動下可在T型套筒(1)內上下移動;所述T型套筒(1)包括容納螺母(3)并且用于頂緊巖壁的上部容納腔(14)以及用于容納螺栓(2)的下部容納套筒(15),所述上部容納腔(14)的直徑大于下部容納套筒(15)的直徑;所述螺桿(2)沿軸向方向開設有縱向方向布置的巖釘讓位槽(9)以及容納槽(13),所述螺桿(2)還包括巖釘(10)、球鉸座(11)以及彈簧(12),其中彈簧(12)在縱向方向伸縮,所述巖釘讓位槽(9)用于容納所述巖釘(10),所述容納槽(13)用于容納所述球鉸座(11)以及彈簧(12);所述T型套筒(1)的所述下部容納套筒(15)上設置有巖釘穿出孔(16);所述的螺母(3)包括轉動螺母(4)以及轉動把手(5);所述螺桿(2)包括下部螺紋部(8)以及設于螺紋部(8)上部的穿繩座(6),該穿繩座(6)具有供安全繩穿過的過繩孔(7);所述穿繩座(6)為球形,其直徑大于所述轉動螺母(4)的螺紋內徑;所述巖釘(10)的數(shù)量至少為三個,并以沿螺桿軸線的方向螺旋方式分布于螺桿(2);所述巖釘穿出孔(16)上部具有斜切尖頂部(17),該斜切尖頂部(17)用于在所述巖釘(10)上升過程中起阻擋作用,從而保證所述巖釘(10)可以繞所述球鉸座(11)旋轉并向所述巖釘穿出孔(16)外伸出。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攀巖安全輔助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安全繩穿過所述過繩孔(7),再將所述攀巖安全輔助裝置插入合適的巖縫(M)中,直到所述上部容納腔(14)頂緊巖壁;
步驟二、攀巖者手持轉動把手(5)順時針轉動轉動螺母(4),所述螺桿(2)上升,進而帶動所述巖釘(10)上升,由于所述T型套筒(1)位置不變,因此在所述巖釘(10)的上升過程中,所述斜切尖頂部(17)阻擋所述巖釘(10),從而使得所述巖釘(10)繞所述球鉸座(11)旋轉并向所述巖釘穿出孔(16)外伸出,直到第一個巖釘頂卡在所述巖縫(M)內的對應的鋸齒縫隙底部;
步驟三、繼續(xù)順時針轉動,所述第一個巖釘(10)位置不變,所述第一個巖釘(10)對應的彈簧(12)被壓縮,從而可以允許所述螺桿(2)可以繼續(xù)上升,直達第二個巖釘頂卡在所述巖縫(M)內的對應的鋸齒縫隙底部;
步驟三、繼續(xù)順時針轉動,所述第一個和第二個巖釘(10)位置不變,所述第一個和第二個巖釘(10)對應的彈簧(12)被壓縮,從而可以允許所述螺桿(2)可以繼續(xù)上升,直達第三個巖釘頂卡在所述巖縫(M)內的對應的鋸齒縫隙底部;
步驟四、以此類推,直到無法轉動轉動螺母(4)為止;
步驟五、當攀巖者需要拔除該攀巖安全輔助裝置時,只需反向轉動轉動螺母(4),所述螺桿(2)下降,最終帶動所述巖釘(10)收納在所述T型套筒(1)的下部容納套筒(15)內;
步驟六、從所述巖縫(M)取出該攀巖安全輔助裝置,并收納待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交通學院,未經(jīng)山東交通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376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