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生物檢測袋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3637.1 | 申請日: | 2020-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34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林振山;林江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振山 |
| 主分類號: | G01N33/569 | 分類號: | G01N33/569;A61L2/22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劉志敏 |
| 地址: | 36321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微生物檢測袋及檢測方法;其中微生物檢測袋包括存儲袋、輸料管、端蓋和卡環;所述卡環套裝在輸料管外側壁上,卡環內開有空腔,且空腔與輸料管內側壁相連通;所述空腔內安裝有鎖緊單元;所述鎖緊單元包括鉸接桿、推桿、固定板和壓板;通過存儲袋、輸料管、端蓋和卡環的配合實現對檢測袋的二次密封,避免微生物的感染;在鉸接桿的復位過程中,鉸接桿對內管產生擠壓,使得內管受壓后發生彈性變形直至密封,從而實現了對檢測袋的二次密封,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員在打開和關閉檢測袋時,手部的細菌和培養液的微生物之間造成的交叉感染,從而保證了微生物檢測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微生物檢測袋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于真菌的蘑菇、靈芝、香菇等;還有微生物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
現有技術中也出現了一些關于微生物檢測袋的技術方案,如申請號為2018201844148的一項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微生物檢測袋,包括袋肚,所述袋肚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檢測袋邊檐,兩者為一體式結構,所述檢測袋邊檐的一個側面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磁鐵塊二,所述檢測袋邊檐的另一個側面與所述磁鐵塊二相對的位置設置有磁鐵塊一,所述磁鐵塊一的橫向貫穿內部連接有磁鐵塊旋轉軸,所述磁鐵塊旋轉軸的端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通過磁鐵塊一與磁鐵塊二之間的同極相斥,實現了檢測袋袋口的自動打開,解放了實驗人員的雙手;利用磁鐵塊一與磁鐵塊二之間的異極相吸,實現了自動合攏檢測袋袋口,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內部檢測液的飛濺以及外部空氣的進入;通過鉤帽的設計,實驗人員可以通過鉤帽來把持檢測袋,避免直接接觸袋口,造成手部細菌進入檢測袋;但是該技術方案在對微生物的存儲仍然無法避免微生物的感染情況,當檢測袋打開再關閉時,檢測袋在靠近開口處殘留的空氣中也會含有部分微生物和細菌,從而使得空氣中的微生物和培養液中的微生物之間發生交叉感染,從而影響到微生物的檢測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當檢測袋打開再關閉時,檢測袋在靠近開口處殘留的空氣中也會含有部分微生物和細菌,從而使得空氣中的微生物和培養液中的微生物之間發生交叉感染,從而影響到微生物的檢測效果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微生物檢測袋及檢測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振山,未經林振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36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