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機EMC測試加載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3233.2 | 申請日: | 2020-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10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繹維;邵思睿;錢承;鄧俊泳;歐冉冉;李斌;軒慶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家院威凱(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4 | 分類號: | G01R31/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18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emc 測試 加載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機EMC測試加載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擬加載設備,所述模擬加載設備通過傳動機構與待測電機相連,用于向待測電機施加負載;供電系統用于向模擬加載設備、扭矩傳感器和待測電機供能;控制系統用于控制模擬加載設備的制動力;扭矩傳感器用于獲取待測電機的轉速和轉矩數據信息并傳輸至監測系統;監測系統將接收到的轉速和轉矩數據信息傳輸至控制系統實時改變模擬加載設備輸出的負載大小,形成閉環控制。本發明把具有可移動性的加載系統加入暗室內,不會引入額外的電磁騷擾,同時可滿足電磁兼容測試標準對于輔助設備的要求,并且不需要對現有的電波暗室進行改造,滿足了電機帶載狀態的EMC測試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機EMC測試加載系統,屬于電磁兼容測試領域。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的電磁兼容性(EMC)試驗作為一項影響到整車的駕駛安全性、可靠性的測試,是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檢測認證和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所在。目前搭載于汽車上的電子電氣零部件和電控制部件都必須通過符合汽車電子電磁兼容測試,包括騷擾測試(EMI)和抗擾度測試(EMS)的輻射及傳導測試要求。我國當前對傳統汽車的電磁兼容性測試已經比較成熟,而對于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對于電機、電池等安全部件的EMC試驗,還有待逐步完善。
新能源汽車電機帶載進行電磁兼容測試需求越來越多,但是一般的用于EMC測試電波暗室中缺少電機進行帶載測試的條件,而現有的方法需要對電波暗室進行改造。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用于EMC測試電波暗室中缺少電機進行帶載測試的條件。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電機EMC測試加載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擬加載設備,所述模擬加載設備通過傳動機構與待測電機相連,用于向待測電機施加負載;
控制系統,與模擬加載設備連接,用于控制模擬加載設備的制動力;
扭矩傳感器,設于傳動機構和待測電機之間,用于獲取待測電機的轉速和轉矩數據信息并傳輸至監測系統;
供電系統,用于向模擬加載設備、扭矩傳感器和待測電機供能;
監測系統,分別連接扭矩傳感器的輸出端和控制系統的輸入端,將接收到的轉速和轉矩數據信息傳輸至控制系統實時改變模擬加載設備輸出的負載大小,形成閉環控制。
優選地,所述模擬加載設備為帶冷卻設備的電渦流制動器。
優選地,所述傳動機構為帶輪傳動機構,包括大帶輪、小帶輪和傳動皮帶,大帶輪與電渦流制動器連接,小帶輪與扭矩傳感器連接,大帶輪和小帶輪通過傳動皮帶連接。
優選地,所述扭矩傳感器兩端的傳動軸分別通過聯軸器一和聯軸器二與小帶輪和待測電機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渦流制動器、傳動機構的大帶輪及傳動皮帶設于臺架箱體內,扭矩傳感器和小帶輪設于臺架箱體外。
優選地,所述臺架箱體外表面設有吸波材料,臺架箱體上設有用于安裝待測電機和扭矩傳感器的固定裝置。
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為T型槽或者滑軌。
優選地,所述臺架箱體底部設有帶定位鎖的滾輪。
優選地,進行EMC測試時,所述待測電機、扭矩傳感器、臺架箱體體、傳動機構、電渦流制動器均置于電波暗室中,所述供電系統、控制系統和監測系統位于電波暗室外。
優選地,所述控制系統和監測系統均使用屏蔽線作為信號傳輸線,通過電波暗室的墻面接口板AP或地面接口板CP接入電波暗室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家院威凱(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家院威凱(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32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