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過內河受限橋梁的下立交節能船閘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10207.4 | 申請日: | 2020-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55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元;車軍;陳虹;鄭靜;范小晶;朱海明;田詩韻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C1/00 | 分類號: | E02C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河 受限 橋梁 立交 節能 船閘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過內河受限橋梁的下立交節能船閘,其特征在于,包括:引航道入口(100)、上閘首(200)、閘室(300)、下閘首(400)、引航道出口(500)和通水設施(600),所述引航道入口(100)與上閘首(200)連接,所述上閘首(200)與閘室(300)一端連接,所述閘室(300)另一端與下閘首(400)連接,所述下閘首(400)與引航道出口(500)一端連接,所述通水設施(600)與閘室(300)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過內河受限橋梁的下立交節能船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閘首(200)包括:上部閘首結構(210)和上部閘門(220),所述上部閘首結構(210)設于引航道入口(100)與閘室(300)之間,所述上部閘門(220)設于上部閘首結構(210)的上下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過內河受限橋梁的下立交節能船閘,其特征在于:所述閘室(300)包括從左至右依次設立的第一閘室等待區(310)、閘室橋區(320)和第二閘室等待區(330);
所述閘室(300)的有效寬度為Bx:Bx=∑bc+bf,bf=Δb+0.025(n-1)bc,∑bc為同一閘次過閘船舶并列停泊于閘室的最大總寬度,當只有一個船隊或一艘船舶單列過閘時,則為設計最大船隊或船舶的寬度bc,bf為富裕寬度,Δb為富裕寬度附加值,當bc≦7m時,Δb≧1m,當bc7m時,Δb≧1.2m,n為過閘停泊在閘室的船舶的列數;
所述閘室(300)有效長度Lx:Lx=2*L1+L2,L1=lc+lf,L2=Bx*cotɑ+Bq*cscɑ+2*d,L1為第一閘室等待區(310)和第二閘室等待區(330)的長度,lc為設計船隊、船舶計算長度,當一閘次只有一個船隊或者一艘船舶單列過閘時,為設計最大船隊、船舶的長度,當一閘次有兩個或多個船隊船舶縱向排列過閘時,則為各設計最大船隊、船舶長度之和加上各船隊、船舶間的停泊間隔長度,lf為富裕長度,頂推船隊lf≧2+0.06lc,拖帶船隊lf≧2+0.03lc,機動駁和其他船舶lf≧4+0.05lc,L2為禁停區長度,Bq為跨航道橋梁橋面寬度,ɑ為跨航道橋梁軸線與船閘軸線之間交角度數,d為禁停區富裕值;
所述閘室(300)水深為D,D≧1.4~1.6T,T為設計船舶、船隊滿載時的最大吃水;
所述閘室(300)底板頂部高程h3,h3=h1-Hm-D,h1為跨航道橋梁梁底高程,Hm為跨航道橋梁通航凈高要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過內河受限橋梁的下立交節能船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閘首(400)包括:下部閘首結構(410)和下部閘門(420),所述下部閘首結構(410)設于閘室(300)與引航道出口(500)之間,所述下部閘門(420)設于下部閘首結構(410)的上下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過內河受限橋梁的下立交節能船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設施(600)包括:第一輸水管(610)、第二輸水管(620)、閥門(630)、泵(640)和檢修井(650),所述第一輸水管(610)和第二輸水管(620)分別與閘室(300)連接,所述第一輸水管(610)中間設有閥門(630),所述第二輸水管(620)與泵(640)連接,所述檢修井(650)設于泵(640)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1020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