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智能化立體停車場及其存車和取車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301133.8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00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平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6/18 | 分類號: | E04H6/18;E04H6/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化 立體 停車場 及其 存車 方法 | ||
1.一種智能化立體停車場,包括客戶端、控制系統(tǒng)和執(zhí)行機構,用戶通過所述客戶端與控制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交互,所述控制系統(tǒng)控制執(zhí)行機構進行存車取車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執(zhí)行機構包括停車位(1)、取車位(2)和運輸機構(3),所述運輸機構(3)包括第一運輸機構(31)和第二運輸機構(32),所述第一運輸機構(31)位于第二運輸機構(32)的上方;所述停車位(1)包括客戶停車位(11)、轉運停車位(12)和指定停車位(13);所述取車位(2)包括客戶取車位(21)和預約取車位(22);所述第一運輸機構(31)將客戶停車位(11)上的車輛運輸至轉運停車位(12),同時將預約取車位(22)上的車輛運輸至客戶取車位(21);所述第二運輸機構(32)將轉運停車位(12)上的車輛運輸至指定停車位(13),同時將指定停車位(13)上的車輛運輸至預約取車位(2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立體停車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運輸機構(31)包括第一運輸平臺(311)、第一升降機構(312)和第一搬運小車(313),所述第一升降機構(312)與第一運輸平臺(311)連接并且驅動第一運輸平臺(311)進行升降運動,所述第一搬運小車(313)分別在第一運輸平臺(311)與客戶停車位(11)、轉運停車位(12)、客戶取車位(21)以及預約取車位(22)之間來回移動,所述第一搬運小車(313)停在第一運輸平臺(311)中間位置時第一升降機構(312)可以驅動第一運輸平臺(311)進行升降運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立體停車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運輸平臺(311)前后兩端分別設有安全立柱(314),所述第一升降機構(312)同時驅動第一運輸平臺(311)和安全立柱(314)進行運動方向相反的升降運動。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立體停車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運輸機構(32)包括第二運輸平臺(321)、第二升降機構(322)和第二搬運小車(323),所述第二升降機構(322)驅動第二運輸平臺(321)在轉運停車位(12)、指定停車位(13)和預約取車位(22)之間運動;所述第二搬運小車(323)分別在第二運輸平臺(321)與轉運停車位(12)、指定停車位(13)以及預約取車位(22)之間來回移動;所述第二搬運小車(323)停在第二運輸平臺(321)中間位置時第二升降機構(322)驅動第二運輸平臺(321)運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立體停車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運輸平臺(321)的角落設有防擠壓立柱(324)。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立體停車場,其特征在于:客戶停車位(11)和客戶取車位(21)位于地面并且位于運輸機構(3)兩側;所述轉運停車位(12)、預約取車位(22)和指定停車位(13)位于地下,并且以運輸機構(3)為中心呈環(huán)形布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立體停車場的存車和取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存車步驟和取車步驟,
所述存車步驟如下:
1.1)客戶端發(fā)出停車指令;
1.2)控制系統(tǒng)接收停車指令;
1.3)控制系統(tǒng)定位客戶端并向客戶端發(fā)出停車指引;
1.4)用戶完成停車;
1.5)執(zhí)行機構搬運車輛至指定停車位(13);
1.6)控制系統(tǒng)記錄客戶端與指定停車位(13)的對應關系;
所述取車步驟如下:
2.1)客戶端發(fā)出取車指令;
2.2)控制系統(tǒng)接收取車指令;
2.3)控制系統(tǒng)定位客戶端并根據(jù)客戶達到客戶取車位(21)的順序進行排序;
2.4)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取車順序控制執(zhí)行機構執(zhí)行取車搬運操作;
2.5)用戶車輛駛離客戶取車位(21);
2.6)完成取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jīng)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0113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