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塑料板打孔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01102.2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3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齊寬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鷺江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F1/16 | 分類號: | B26F1/16;B26D5/04;B26D5/12;B26D7/08;B26D7/06;B26D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塑料板 打孔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塑料板打孔裝置,包括底座、固定板、橫板、打孔機構、夾持傳送機構和除屑機構,所述橫板通過固定板設置在底座上方,所述打孔機構設置在橫板上,所述打孔機構包括氣缸、軸承座、螺紋桿、螺紋管和鉆頭,所述除屑機構包括夾桿和毛刷,該塑料板打孔裝置通過氣桿推動鉆頭移動,通過螺紋管實現鉆頭的旋轉,實現旋轉打孔,通過傳送組件驅動第一滾筒旋轉,實現對工件傳送,通過夾持單元對工件的上下兩側進行夾持,通過限位單元對工件的左右兩側進行限位和夾持,同時夾持單元和限位單元均采用柔性夾持,避免了剛性夾持對工件造成劃傷,實現了對工件外觀的保護,通過毛刷對鉆頭上的塑料屑進行清除,提高了打孔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塑料板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
打孔裝置是指用于實體材料上加工出孔的設備的總稱,常見的打孔裝置有電鉆,鉆床等,而現有的打孔裝置使用的夾持固定機構一般采用剛性夾持,在對塑料制品進行打孔時,由于塑料的尺寸穩定性較差,受擠壓容易變形,剛性固定容易導致塑料表面損傷,影響美觀度,甚至導致塑料變形,造成遠離損壞,同時塑料打孔時,塑料屑會纏繞在鉆頭上,影響打孔精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塑料板打孔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塑料板打孔裝置,包括底座、固定板、橫板、打孔機構、夾持傳送機構和除屑機構,所述橫板通過固定板設置在底座上方,所述打孔機構設置在橫板上,所述夾持傳送機構設置在底座上;
所述打孔機構包括氣缸、軸承座、螺紋桿、螺紋管和鉆頭,所述氣缸豎向朝下設置在橫板上,所述軸承座設置在氣缸的氣桿上,所述螺紋管設置在氣缸下方,所述鉆頭設置在螺紋管下方,所述螺紋桿的一端位于軸承座內,所述螺紋桿的另一端穿過螺紋管與鉆頭連接,所述螺紋桿與螺紋管螺紋連接,所述軸承座、螺紋桿、螺紋管、鉆頭和氣缸的氣桿同軸設置;
所述夾持傳送機構包括傳送組件和至少兩個夾持組件,所述傳送組件包括電機、驅動輪、從動輪和皮帶,所述電機設置在底座上,所述驅動輪安裝在電機上,所述從動輪通過皮帶與驅動輪傳動連接,所述夾持組件設置在驅動輪和從動輪之間,所述夾持組件包括定位單元和夾持單元,所述定位單元包括轉軸、轉輪和第一滾筒,所述轉軸設置在底座上方,所述轉輪套設在轉軸上,所述轉輪通過皮帶與驅動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滾筒套設在轉軸遠離轉輪的一端,所述夾持單元包括移動桿和第二滾筒,所述固定板上設有滑槽,所述移動桿的一端位于滑槽內,所述移動桿位于滑槽的一端與滑槽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滾筒套設在移動桿上,所述第二滾筒與第一滾筒抵靠;
所述除屑機構包括夾桿和毛刷,所述夾桿設置在螺紋管的遠離氣缸的一端,所述毛刷設置在夾桿上,所述毛刷與鉆頭貼合。
為了實現更好的夾持效果,所述轉軸和移動桿之間設有限位單元,所述限位單元包括限位板、限位塊和第一彈簧,所述限位板設置在第二滾筒和固定板之間,所述限位塊設置在限位板上,所述限位塊的截面為燕尾形,所述移動桿上設有燕尾槽,所述限位塊位于燕尾槽內,所述限位塊與燕尾槽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設置在固定板和限位板之間,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固定板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限位板連接,所述第一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為了實現更好的夾持效果,所述滑槽內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位于移動桿上方,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移動桿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滑槽連接,所述第二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為了對轉軸實現支撐,所述轉軸和底座之間設有支撐單元,所述支撐單元包括支桿和第一軸承座,所述支桿設置在底座上,所述軸承座設置在支桿上,所述轉軸穿過第一軸承座。
為了使得原件傳送的更加穩定,所述夾持傳送機構有兩個,兩個夾持傳送機構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兩側。
為了實現更好除屑效果,所述除屑機構有若干,若干除屑機構均勻設置在螺紋管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鷺江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鷺江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011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