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語義理解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00927.2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03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秦邱川;劉引;盧華瑋;楊聲春;徐欣欣;魏鑫;田成志;汪哲逸;王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15/22 | 分類號: | G10L15/22;G10L15/26;G10L15/18;G06F4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嬌 |
| 地址: | 4000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語義 理解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語義理解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將用戶發出的語音轉換為文字,由文字中提取其包含的全部關鍵詞,確定每個關鍵詞均為待理解關鍵詞;如果用戶發出的語音所用語言為地方語言,則將待理解關鍵詞均轉換為拼音,基于字母映射關系確定與拼音中指定字母對應的替換字母,利用每個拼音對應的至少一個替換字母替換對應拼音中的指定字母,得到待理解字符串;字母映射關系為標準語言中所用任意字母與該任意字母在用戶所用地方語言中所用字母間的對應關系;將待理解字符串分別與各意圖中關鍵詞的拼音分別進行匹配,確定匹配成功時對應意圖為用戶發出的語音對應語義。提高基于用戶發出的語音進行用戶意圖識別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語義智能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語義理解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不同地區的人民所說的語言并不完全相同,也即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地方語言(方言),例如在西南地區的人民都是說西南官話,具體來說,重慶人大多說重慶話、四川人大多說四川話,而重慶話和四川話則是地方語言。對于銀行等智能外呼、智能客服有客戶語音交互的場景下,由于如西南地區等說話發音的特點與普通話(也即標準語言)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有些字的翹舌發成平舌,有些字的后鼻音發成前鼻音等),實現客戶語音交互的系統常常出現不能準確識別出用戶發出的語音所要表達的意圖的情況,沒有實現真正的語義智能化理解,降低了銀行等行業競爭力,同時也影響了用戶體驗。
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基于用戶發出的語音準確識別用戶的意圖的技術方案,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語義理解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能夠提高基于用戶發出的語音進行用戶意圖識別的準確性,實現真正的語義智能化理解,增加了相應行業的行業競爭力,進而提高了用戶體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語義理解方法,包括:
將用戶發出的語音轉換為對應的文字,由轉換得到的文字中提取該文字包含的全部關鍵詞,并確定提取得到的每個關鍵詞均為待理解關鍵詞;
如果所述用戶發出的語音所用語言為地方語言,則將所述待理解關鍵詞均轉換為對應的拼音,基于預設的字母映射關系確定與所述拼音中包含的指定字母對應的替換字母,利用每個所述拼音對應的至少一個所述替換字母替換對應拼音中的指定字母,得到待理解字符串;其中,所述字母映射關系為標準語言中所用任意字母與該任意字母在所述用戶所用地方語言中所用字母間的對應關系;
將所述待理解字符串分別與預設的各意圖中包含的關鍵詞的拼音分別進行匹配,確定匹配成功時對應的意圖為所述用戶發出的語音對應語義。
優選的,確定提取得到的每個關鍵詞均為待理解關鍵詞之后,還包括:
將所述待理解關鍵詞分別與各意圖中包含的關鍵詞進行比對,如果存在與所述待理解關鍵詞匹配成功的包含于任意意圖中的關鍵詞,則確定該任意意圖為所述用戶發出的語音對應語義,否則,確定所述用戶發出的語音所用語言為地方語言,執行所述將所述待理解關鍵詞均轉換為對應的拼音的步驟。
優選的,由轉換得到的文字中提取該文字包含的全部關鍵詞,包括:
將轉換得到的文字進行分詞處理,由分詞處理得到的多個詞語中選取與當前場景對應的語句結構成分的詞語為關鍵詞。
優選的,將所述待理解字符串分別與預設的各意圖中包含的關鍵詞的拼音分別進行匹配之后,還包括:
如果不存在與所述待理解字符串匹配成功的包含于任意意圖中的關鍵詞,則輸出語音提示,以提示所述用戶重新以語音形式發出指示。
優選的,如果不存在與所述待理解字符串匹配成功的包含于任意意圖中的關鍵詞之后,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009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導電納米纖維膜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生成神經網絡的結構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