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登承防護兩用翻板門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00659.4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27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吳松華;魏太堯;蘇偉;任遠敏;岳巍;杜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13/30 | 分類號: | B66B13/30;B66B13/04;B66B13/1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龍 |
| 地址: | 510665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施工 升降機 防護 兩用 翻板門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登承防護兩用翻板門裝置,升降機吊籠前側籠門由坡道翻板、旋轉防護板和豎向防護板組成,三者之間通過鋼絲繩聯動,當坡道翻板向下轉動時,豎向防護板向上滑動,旋轉防護板向上轉動,坡道翻板可作0°?95°旋轉,旋轉防護板可作0°?90°旋轉,豎向防護板可作上下滑動,重點解決了施工升降機兩側和頂部安全防護的難題,將人貨進出通道作為單獨防護安全通道進行防護,安全防護系數高,易于推廣應用。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登承防護兩用翻板門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來說,為避免施工升降機與建筑物碰撞,施工升降機與建筑物之間需預留一定的安全距離。一般施工工況下,施工升降機距離建筑物不大于50cm,不便于施工方搭設腳手架專用安全通道。同時,多數工況下未考慮人貨進出時兩側和頂部無安全防護的問題,安全系數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登承防護兩用翻板門裝置,以解決施工升降機人貨進出通道使用、安全防護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擬采用這樣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登承防護兩用翻板門裝置,包括吊籠門框,吊籠門框內的門體由坡道翻板、旋轉防護板和豎向防護板由下至上依次拼接而成,坡道翻板底部的相對兩側分別鉸接于吊籠門框兩側的底部,且兩側鉸接軸同軸設置,吊籠門框兩側的上端均設置有導軌,兩側的導軌內均沿豎向滑動設置有滑塊,豎向防護板的兩側分別固定于兩側的滑塊上以實現豎向防護板沿吊籠門框上下滑動,吊籠門框兩側的中部及上部的還固定有滑輪,兩個第一鋼絲繩的一端分別固定于坡道翻板上端的相對兩側,兩個第一鋼絲繩的另一端分別繞過所在一側的兩個滑輪后固定于滑塊的底部,豎向防護板兩側的上端也分別設置有滑輪,旋轉防護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二鋼絲繩,兩個第二鋼絲繩的一端分別固定于旋轉防護板兩側的下端,兩個第二鋼絲繩的另一端分別繞過所在側豎向防護板上端的滑輪后固定于吊籠門框上,旋轉防護板的上端與豎向防護板的下端相鉸接。
前述翻板門裝置中,所述坡道翻板、旋轉防護板和豎向防護板均位于吊籠門框內的同一平面狀態下,所述第一鋼絲繩和第二鋼絲繩剛好處于拉直狀態。
前述翻板門裝置中,還包括有分別設置于坡道翻板兩側的扶手橫桿和支撐立桿,兩側的扶手橫桿的一端鉸接于吊籠門框上,另一端與兩側的支撐立桿的上端相鉸接,兩側支撐立桿的下端分別鉸接于坡道翻板的兩側,吊籠門框內的門體打開狀態下,坡道翻板上方的相對兩側分別固定有擋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當施工升降機到達指定樓層后開啟翻板門,人員、貨物可通過由鋼板及防護欄桿制作的登承踏板和鋁合金材料制作的防護門安全進出,以解決腳手架安全通道搭設難、承載力低等難題,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人貨進出的安全防護系數,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將人貨進出通道作為單獨防護安全通道進行防護,安全防護系數高;實用性強,適用范圍廣,易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吊籠門框內的門體打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閉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0065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