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直流充電樁專用測試逆變負載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00352.4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32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盼;陳建華;田紹民;黃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鼎充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1/20;H02M7/42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王曉青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流 充電 專用 測試 負載 系統 | ||
一種直流充電樁專用測試逆變負載系統,涉及充電樁技術領域。包括測試負載、直流電源、控制單元、連接充電樁輸出正極端的第一接觸器、連接在充電樁輸出負極端的第二接觸器,測試負載連接在第一、第二接觸器的輸出端;直流電源的輸入端連接供電電源、輸出端連接在第一、第二接觸器的輸出端;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第一接觸器、第二接觸器的控制端連接,控制單元同時直流電源的通信端通信連接,所述測試負載為逆變系統,逆變系統的輸出端與充電樁的輸入端連接,逆變負載的控制端與控制單元連接。本發明的逆變系統可以作為測試負載使用同時,還能將充電樁輸出的直流電能轉化為交流電,并聯接入充電樁的輸入端,從而提高了電能的利用效率,節省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充電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直流充電樁專用逆變負載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直流充電樁在開發過程中,需要使用測試系統和負載系統對其進行各種測試和帶負載運行以驗證其功能。現有技術中用于直流充電樁測試的負載系統多為電阻負載,例如,專利號:201721248076.1公開了的一種電動汽車直流充電樁的測試系統一種測試系統,專利號為:201721248609.6公開的一種直流充電樁專用測試負載系統,均是采用電阻作為測試負載。
但由于充電樁功率很大,通常可以達到100kW甚至更高,而電阻負載只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不僅造成了能量的浪費,還需額外增加風扇以增強負載箱的散熱能力,增加了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流充電樁專用測試逆變負載系統,可以將充電樁輸出的直流電能經過逆變系統轉化為交流電,并聯接入充電樁的輸入端,從而提高了電能的利用效率,節省了成本。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直流充電樁專用測試逆變負載系統,包括測試負載、直流電源、控制單元、連接充電樁輸出正極端的第一接觸器、連接在充電樁輸出負極端的第二接觸器,測試負載連接在第一、第二接觸器的輸出端;直流電源的輸入端連接供電電源、輸出端連接在第一、第二接觸器的輸出端;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第一接觸器、第二接觸器的控制端連接,控制單元同時直流電源的通信端通信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負載為逆變系統,逆變系統的輸出端與充電樁的輸入端連接,逆變負載的控制端與控制單元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逆變系統可以作為測試負載使用同時,還能將充電樁輸出的直流電能轉化為交流電,并聯接入充電樁的輸入端,從而提高了電能的利用效率,節省了成本。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單元還通過CAN總線與充電樁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測試負載的正極端與第一接觸器與負載之間串接有熔斷器,測試負載的負極端與第二接觸器之間串接有分流器,分流器的兩端還連接有直流電表,直流電表的電壓端連接在第一接觸器的輸出端,直流電表同時與控制單元通信連接。
直流電表用于檢測第一接觸器和第二接觸器輸出端的電壓以及輸出電流,并將采集的電壓、電流信息發送至控制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逆變系統的正極端與熔斷器之間串接有第三接觸器,逆變系統的負極端與分流器之間串接有第四接觸器,第三接觸器、第四接觸器的控制端與控制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測試系統還包括電阻負載和鋰電池,所述電阻負載的正極端通過第五接觸器連接在第三接觸器的輸入端,電阻負載的負極端通過第六接觸器連接在第四接觸器的輸入端,所述鋰電池的正極端通過第七接觸器連接在第三接觸器的輸入端,所述鋰電池的負極端通過第八接觸器連接在第四接觸器的輸入端,鋰電池與第七、第八接觸器之間連接有BMS系統,BMS系統與控制單元通過CAN通訊線通訊連接;所述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接觸器的控制端均與控制單元連接。
本發明設置有相互并聯的三種負載類型:逆變負載、電阻負載、鋰電池,測試時可根據需要投入不同的負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鼎充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鼎充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003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