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傳輸方法及通信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00231.X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3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耿婷婷;曾清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0/24 | 分類號: | H04W40/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李稷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傳輸 方法 通信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及通信裝置,其中,數據傳輸方法包括:接入網設備從第一終端設備接收第一數據包,所述第一數據包與終端分組關聯,所述終端分組包括至少一個終端設備,所述第一終端設備屬于所述終端分組;所述接入網設備將所述第一數據包發送給第一路由設備進行轉發,所述第一路由設備對應于所述終端分組,所述第一路由設備存儲所述至少一個終端設備中的一個終端設備或者多個終端設備的路由信息,所述路由信息用于對與所述終端分組關聯的數據包進行轉發,其中,與所述終端分組關聯的數據包包括所述第一數據包,采用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減少信令開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及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數據傳輸架構下,終端設備在接入基站后,會話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會為該終端設備選擇一個用戶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并建立終端設備到數據網絡(data network,DN)的固定通道,其中,該固定通道經過基站和該選擇的UPF。終端設備通過該固定通道與DN進行通信。該固定通道中基站和UPF之間的通道可以是通用分組無線服務隧道協議(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protocol,GTP)通道。目前,UE到UPF的通道是以終端設備為粒度進行管理的。隨著終端設備的移動,會不斷創建或者釋放終端設備到UPF的通道,信令開銷大。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及通信裝置,能夠避免頻繁的創建或者釋放終端設備到路由設備的通道,減少信令開銷。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其中,該方法可以由接入網設備執行,也可以由接入網設備的部件(例如處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統等)執行。該數據傳輸方法可以包括:接入網設備從第一終端設備接收第一數據包,該第一數據包與終端分組關聯??蛇x的,該第一數據包可以包括該終端分組的組標識,該組標識能夠唯一地指示一個終端分組。示例性的,該組標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終端分組的IP組播地址、MAC組播地址或者終端分組身份(identity,ID)等中的至少一種。該終端分組可以包括至少一個終端設備,其中,第一終端設備屬于該終端分組。進一步可選的,該第一數據包可以是要發送給屬于該終端分組的一個或者多個終端設備。
接入網設備將第一數據包發送給第一路由設備進行轉發,其中,該第一路由設備對應于該終端分組。該第一路由設備存儲該終端分組的至少一個終端設備中的一個終端設備或者多個終端設備的路由信息。該路由信息用于對與該終端分組關聯的數據包進行轉發,其中,與終端分組關聯的數據包包括第一數據包。
示例性的,該第一路由設備可以對應一個或者多個終端分組,若該第一路由設備對應多個終端分組,則該第一路由設備存儲該多個終端分組中每個終端分組包括的終端設備的路由信息。
相應的,第一路由設備從接入網設備接收該第一數據包,并根據該第一數據包的信息和存儲的路由信息,轉發該第一數據包。
通過實施本申請實施例,以數據包所關聯的終端分組來確定對數據包進行轉發的路由設備,即是以終端分組為粒度來管理接入網設備和路由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該接入網設備接收的與該終端分組關聯的數據包均可以通過該終端分組對應的組傳輸通道進行傳輸,可以避免以終端設備為粒度管理接入網設備和路由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時,隨著終端設備的移動不斷頻繁的創建或者釋放數據傳輸通道所造成的信令開銷大的問題,因此,采用本申請的以終端分組來進行數據包轉發,可以減少信令開銷。
可選的,第一路由設備中可以存儲終端分組中部分終端設備的路由信息,例如,該第一路由設備存儲與該第一路由設備連接的一個或者多個接入網設備所管理的小區中,屬于該終端分組的終端設備的路由信息,該種場景下,第一終端設備可以向該一個或者多個接入網設備所管理的小區中屬于該終端分組的終端設備發送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0023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