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觸控基板、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80495.3 | 申請日: | 2020-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62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孟;曾超;黃煒赟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潘平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觸控基板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觸控基板、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本發明的觸控基板采用單層觸控設計,可以減少制作工藝,降低模組的厚度;另外,由于在同一引線區域內,各引線構成第一網格狀結構,觸控電極具有第二網格狀結構,第二網格狀結構內包括多個斷點,斷點的連線與引線區域內相鄰引線之間斷開線的形狀相同或相似,這樣可以使觸控電極和引線斷線一致,即可以使觸控電極的圖案與引線區域的圖案整體上相同或相似,則觸控電極和引線的反光一樣,在視覺上看不到有陰影的現象,從而在視覺上消除陰影,提高可視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觸控基板、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具有觸控功能的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智能穿戴產品等智能設備簡化了人機互動,給用戶帶來了優質的用戶體驗。觸摸屏主要有以下四類,包括電阻式、電容式、紅外和表面聲波式觸摸屏。由于電容式觸控面板具有反應時間快、可靠度佳以及耐用度高等優點,被廣泛地使用于電子產品中。
目前柔性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觸控顯示屏通常采用On-cell結構。為實現更好的彎折能力和更高的透過率,通常采用曝光顯影工藝來制作金屬網格狀的觸控電極。與傳統外掛式觸摸屏相比,On-cell結構具有厚度更低,耐彎折能力更強的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基板、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用以解決現有OnCell結構的觸摸屏中,由于單層設置的觸控電極和觸控電極引線斷線不一致,在視覺上造成引線區出現陰影,導致可視性不佳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觸控基板,包括觸控區域,所述觸控區域包括位于襯底基板上的單層導電層,所述導電層包括電極區域和引線區域,所述電極區域包括多個觸控電極,所述引線區域包括與各所述觸控電極電連接的多條引線,在同一所述引線區域內,各所述引線構成第一網格狀結構;
所述觸控電極具有第二網格狀結構,所述第二網格狀結構內包括多個斷點,所述斷點的連線與所述引線區域內相鄰所述引線之間斷開線的形狀相同或相似。
可選地,在具體實施時,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觸控基板中,相鄰兩條所述引線之間斷開線位置的連線呈第一折線,所述第二網格狀結構中具有連線呈第二折線的多個斷點,所述第一折線的形狀和所述第二折線的形狀相同或相似。
可選地,在具體實施時,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觸控基板中,所述第二網格狀結構中具有多條所述第二折線,且相鄰兩條所述第二折線之間觸控電極的圖案與相鄰兩條所述第一折線之間引線的圖案相同或相似。
可選地,在具體實施時,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觸控基板中,所述第二網格狀結構具有多個網孔,每一列所述網孔中均至少有一個第一網孔,各所述第一網孔中至多有一個所述斷點,各所述第一網孔電連接,各列所述網孔上的斷點連線呈所述第二折線。
可選地,在具體實施時,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觸控基板中,相鄰兩條所述引線之間斷開線位置的連線呈第一直線,所述第二網格狀結構中具有連線呈第二直線的多個斷點,所述第一直線和所述第二直線平行。
可選地,在具體實施時,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觸控基板中,所述第二網格狀結構中具有多條所述第二直線,且相鄰兩條所述第二直線之間觸控電極的圖案與相鄰兩條所述第一直線之間引線的圖案相同或相似。
可選地,在具體實施時,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觸控基板中,所述第二網格狀結構具有多個網孔,每一列所述網孔中均至少有一個第一網孔,各所述第一網孔中至多有一個所述斷點,各所述第一網孔電連接,各列所述網孔上的斷點連線呈所述第二直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8049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