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協同處置干化污泥的生活垃圾焚燒爐及其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80252.X | 申請日: | 2020-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24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鄒廬泉;樂俊超;儲夏;王榮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東石塘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7/00 | 分類號: | F23G7/00;F23G5/033;F23G5/50;F23G5/44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聯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90 | 代理人: | 孫笑飛 |
| 地址: | 201417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協同 處置 污泥 生活 垃圾 焚燒 及其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協同處置干化污泥的生活垃圾焚燒爐,其包括焚燒爐以及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向焚燒爐內投放污泥顆粒,以使得所述污泥顆粒與焚燒爐內的垃圾一同焚燒處理,該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包括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控制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向焚燒爐內投放污泥顆粒時的污泥入爐量。此外,本發明還公開了采用上述的生活垃圾焚燒爐的處理方法。該生活垃圾焚燒爐可以實現對污泥顆粒進入焚燒爐時污泥入爐量的控制,確保污泥顆粒在焚燒爐內有足夠的燃燒溫度和燃盡時間,以實現較好的焚燒特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垃圾處理領域,尤其涉及焚燒爐及其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污水處理廠的提標升級及污水處理技術的不斷深化,污泥產量大幅增加,同時濃縮在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種類和數量也隨之增多,80%的污泥沒有達到穩定化要求。污泥成分復雜、不穩定、易腐化、有惡臭,并且含有重金屬、寄生蟲卵、病原微生物及有機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因此,迫切需要對其進行有效處理。
由于焚燒法具有減量化、快速化、無害化、能源化等優點,因此,較多采用焚燒法對污泥進行處理。對污泥進行干化后,將干化的污泥送至造粒機造粒,造粒后送至焚燒爐協同處理,干化機蒸發的水分經冷凝后進入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處理。
污泥焚燒是污泥處理的一種工藝,它利用焚燒爐將脫水污泥加溫干燥,再用高溫氧化污泥中的有機物,使污泥成為少量灰燼。但是粉狀污泥焚燒直接帶來焚燒爐及余熱爐的嚴重沾污,嚴重時,個別垃圾焚燒廠摻燒污泥粘污嚴重的每個月都需要停爐清焦、清灰,直接導致了垃圾焚燒發電的經濟效益滑坡。因此,為了使污泥更適應于垃圾焚燒爐的燃燒要求,在脫水干化后,采用造粒系統對污泥進行顆粒化處理,通過污泥造粒焚燒可極大降低焚燒爐與余熱鍋爐的沾污和結焦,緩解鍋爐因污泥粉狀焚燒而帶來的停機清灰問題。
此外,污泥造??山档屠觾A倒污泥干粉帶來的粉塵污染,避免由于污泥粉塵中含有酸堿類腐蝕性物質所導致的粉塵污染而引起設備腐蝕,垃圾吊等故障。而污泥顆粒從垃圾坑隨垃圾從垃圾斗進入焚燒爐,經過干燥段、燃燒1段、燃燒2段以及燃盡段后,會由于過長的燃燒時間導致燃燒后的污泥顆粒因顆粒與顆粒、顆粒與垃圾相互擠壓再次破碎,而重新形成飛灰,由一次風帶到爐膛和受熱面上,造成粘污,同時污泥摻燒量也進一步受限。
基于此,期望獲得一種生活垃圾焚燒爐,該生活垃圾焚燒爐可以實現在干化污泥向焚燒爐投放時控制干化污泥的污泥顆粒最佳投料點,增加污泥顆粒的摻燒比例,降低外運污泥的費用,增進污泥協同處置電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協同處置干化污泥的生活垃圾焚燒爐,該生活垃圾焚燒爐可以實現在干化污泥向焚燒爐投放時控制干化污泥投入焚燒爐的入爐量,掌握污泥顆粒最佳投料點,增加污泥顆粒的摻燒比例,進而達到減少污泥顆粒在爐內焚燒的時間,同時確保污泥顆粒的燃盡率的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協同處置干化污泥的生活垃圾焚燒爐,其包括焚燒爐以及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向焚燒爐內投放污泥顆粒,以使得污泥顆粒與焚燒爐內的垃圾一同焚燒處理,其中,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包括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控制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向焚燒爐內投放污泥顆粒時的污泥入爐量。
在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向焚燒爐內投放污泥顆粒,由控制裝置控制干化污泥處理系統想焚燒爐內投放污泥顆粒時的污泥入爐量,以獲得最佳的污泥顆粒投料點,從而增加污泥顆粒的摻燒比例,進而達到減少污泥顆粒在爐內焚燒的時間,同時確保污泥顆粒的燃盡率的效果。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燒爐中,干化污泥處理系統包括:
進料裝置,其包括進料口、進料監測裝置以及第一出口;
第一輸送裝置,其設于進料裝置與斗提機之間,以將第一出口處的污泥顆粒輸送至斗提機內;
斗提機,其一端與第一輸送裝置連接,另一端通過管路與緩沖倉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東石塘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東石塘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802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