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章魚型架構的火電機組智能控制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50725.1 | 申請日: | 2020-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3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高林;王林;周俊波;王明坤;惠文濤;侯玉婷;郭亦文;常威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會俠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章魚 架構 火電 機組 智能 控制 平臺 | ||
1.一種章魚型架構的火電機組智能控制平臺,其特征在于:與章魚的生物結構原理相似,采用一個主腦連接可擴展的多個觸手的結構框架,包括一路或多路通訊卡件(4)、通過控制總線(5)與通訊卡件(4)雙向連接的用于支撐多個控制模塊或多個第三方提供的控制模塊的多個PLC觸手控制器(6)、通過控制總線(5)與PLC觸手控制器(6連接的用于支撐數據服務和智能運算的主腦服務器(7)、通過控制總線5)與主腦服務器(7)連接的用于建立OPC連接的OPC通訊客戶端(9);
所述一路或多路通訊卡件(4)與DCS控制系統(2)中的一路或多路通訊控制器(3)進行一一對應的雙向連接,采用串口MODBUS通訊或TCP/MODBUS底層通訊方式,且DCS控制系統側為主站;采用OPC通訊客戶端(9)與DCS控制系統(2)內獨占的一臺已有或新增的OPC服務器(8)實現數據的單向通訊,通訊采用標準OPC協議,DCS控制系統側為服務器,智能控制平臺側為客戶端;所述智能控制平臺與外部SIS系統、信息與管理數據平臺(11)的數據通訊由OPC通訊客戶端(9)提供,并通過單向網閘(10)與外界實現安全隔離;主腦服務器(7)與各PLC觸手控制器(6)相連,協調各PLC觸手控制器(6)之間的參數;智能控制平臺運算和分析所需的大量實時測點數據經OPC服務器(8)與OPC通訊客戶端(9)之間的OPC通訊實現異步通訊;其中各PLC觸手控制器(6)內控制模塊所需的影響控制回路安全的必要關鍵數據輸入點單獨通過DCS控制系統側的通訊控制器(3)與智能控制平臺中的通訊卡件(4)之間的底層通訊進行單獨或冗余的通訊,同時智能控制平臺中各PLC觸手控制器(6)內控制模塊所需的閉環控制指令的輸出均通過底層控制鏈路即DCS控制系統側的通訊控制器(3)與智能控制平臺中的通訊卡件(4)之間的底層通訊實現向DCS控制系統的指令輸出,并通過DCS控制系統的原有控制回路發生作用,最終實現對機組設備(1)的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章魚型架構的火電機組智能控制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PLC觸手控制器(6)與主腦服務器(7)失去正常的通訊,也能獨立完成簡單智能控制并實現獨立的優化功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章魚型架構的火電機組智能控制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單一智能控制回路或控制單一系統對象的控制模塊在單獨的PLC觸手控制器(6)內實現其基本的智能控制作用;所需的大數據與復雜智能算法在主腦服務器(7)內實現;主腦服務器(7)與PLC觸手控制器(6)通過控制總線(5)實現信息交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章魚型架構的火電機組智能控制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PLC觸手控制器(6)的數量能夠自由擴展,并由遵循智能控制平臺架構的多個第三方進行擴展,從而實現平臺化、共享化與自由擴展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章魚型架構的火電機組智能控制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總線(5)采用TCP/MODBUS規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章魚型架構的火電機組智能控制平臺,其特征在于:各PLC觸手控制器(6)與主腦服務器(7)所擁有的數據通訊由所屬PLC觸手控制器(6)或主腦服務器(7)為主站,其余獲取數據的設備為從站,由數據所屬設備負責地址與通訊權限管理;各PLC觸手控制器(6)與主腦服務器(7)所產生的數據通訊視數據使用,由所屬的PLC觸手控制器(6)或主腦服務器(7)作為主站或從站實現通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5072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