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視頻信息的數據驗證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36490.0 | 申請日: | 2020-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31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趙之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N3/04;G06N3/08;G06Q30/00;G06Q4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王迎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視頻 信息 數據 驗證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1.一種基于視頻信息的數據驗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10:采集待驗證數據,所述待驗證數據包括包含有行為主體的第一視頻信息;
S120:根據所述第一視頻信息,對所述待驗證數據中的行為主體分別進行真人識別和第一身份驗證,以判斷所述行為主體是否是真實的人,以及是否與預存的證件照一致;若所述行為主體是真實的人,并且與所述預存的證件照一致,則進行S130;若所述行為主體不是真實的人,和/或與所述預存的證件照不一致,則進行S110;
S130:向所述行為主體依次推送至少一個驗證問題,并采集所述行為主體回答所述驗證問題時的第二視頻信息;
S140:根據所述第二視頻信息,對所述行為主體分別進行第二身份驗證和微表情分析,以判斷所述行為主體是否與所述第一視頻中的行為主體一致,以及判斷所述行為主體在回答所述驗證問題過程中是否有欺騙行為;若所述行為主體與所述第一視頻中的行為主體不一致,則停止向所述行為主體推送新的驗證問題;若所述行為主體與所述第一視頻中的行為主體一致,但所述微表情分析所述行為主體在回答所述驗證問題過程中有欺騙行為,則將所述驗證問題作為異常問題標記。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頻信息的數據驗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視頻信息,對所述待驗證數據中的行為主體進行真人識別,以判斷所述行為主體是否是真實的人,包括以下過程:
通過抽幀在所述第一視頻信息中的第一影像信息中截取至少兩萬張第一人臉圖片,并根據靜默多幀活體檢測模型對所述第一人臉圖片進行計算;
通過RPPG心跳檢測方法獲取截取每一張所述第一人臉圖片時所述行為主體的心率;
若所述心率均在設定的范圍內,則根據所述心率,計算心率平均波動值,若所述心率均小于所述心率平均波動值,且所述靜默多幀活體檢測模型計算的結果為真實的人,則判斷所述行為主體是真實的人;
若所述心率有不在設定的范圍內的,則判斷所述行為主體不是真實的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視頻信息的數據驗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平均波動值的計算過程包括:
按照截取的時間順序將所述第一人臉圖片分為M組,每一組中包括N張第一人臉圖片,將每一組中最大的心率值減去最小的心率值得到心率差值,將每一組的所述心率差值相加后求平均值,所述平均值為所述心率平均波動值。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視頻信息的數據驗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視頻信息,對所述行為主體進行第一身份驗證,判斷所述行為主體是否與預存的證件照一致,包括以下過程:
采用人臉圖像檢測算法模型,對每張所述第一人臉圖片進行質量檢測,選取滿足預設質量條件的至少一張第一人臉圖片,作為標準人臉圖片存儲;
將所述標準人臉圖片與所述行為主體預存的證件照進行對比,得到所述標準人臉圖片與所述證件照的相似度,若所述相似度高于預設的人證相似度,則所述第一身份驗證通過。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視頻信息的數據驗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二視頻信息,對所述行為主體分別進行第二身份驗證和微表情分析,以判斷所述行為主體是否與所述第一視頻中的行為主體一致,以及判斷所述行為主體在回答所述驗證問題過程中是否有欺騙行為,包括以下過程:
將所述第二視頻信息中的第二影像信息在設定的時間內進行抽幀,得到第二人臉圖片,將所述第二人臉圖片與所述標準人臉圖片對比,若對比結果相同,則所述行為主體與所述第一視頻中的行為主體一致;
將所述第二人臉圖片輸入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表情分類模型進行微表情分析,若所述微表情分析結果顯示有欺騙行為,則將所述驗證問題作為異常問題標記。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頻信息的數據驗證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根據所述第二視頻信息獲取并記錄所述行為主體回答所述驗證問題的答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頻信息的數據驗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0還包括:通過揚聲器播報所述驗證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3649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木模板拼接裝置及木模板拼接方法
- 下一篇:智能雙錄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