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具、螺母及螺母的制造方法、使用該螺母的電子膨脹閥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30356.X | 申請日: | 2020-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2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40;F16B37/00;F25B41/34;B29L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螺母 制造 方法 使用 電子 膨脹 | ||
1.一種模具(5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體(501)、第二模體(502)、芯棒(503)以及進料部(504),所述模具(50)包括模腔(50A),所述進料部(504)包括進料通道,所述進料通道與所述模腔(50A)連通;
所述第二模體(502)包括第二模體配合孔部(5021),所述第二模體配合孔部(5021)位于所述第二模體(502)的相對下部,所述芯棒(503)包括第一芯棒配合部(5031),所述第一芯棒配合部(5031)與所述第二模體配合孔部(5021)間隙配合;
所述芯棒(503)包括芯棒螺紋部(5032),所述芯棒螺紋部(5032)包括芯棒螺紋大徑部(50321)和芯棒螺紋小徑部(50322);
所述第二模體(502)包括第二模體本體部(5022)和止轉部(5023),在軸向方向,所述第二模體本體部(5022)和所述止轉部(5023)組成的投影的外輪廓不為圓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轉部(5023)包括第二模體槽狀部(50231),所述第二模體槽狀部(50231)相對于所述第二模體本體部(5022)的內壁朝著遠離所述模具(50)的中心軸線的方向徑向凹陷,所述第二模體槽狀部(50231)延伸并貫穿所述第二模體(502)的上端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轉部(5023)包括第二模體凸出部(50232),所述第二模體凸出部(50232)相對于所述第二模體本體部(5022)的內壁朝著靠近所述模具的中心軸線的方向徑向凸起。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503)包括第二芯棒配合部(5033),所述第二芯棒配合部(5033)的直徑大于或等于所述芯棒螺紋大徑部(50321)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503)包括第三芯棒配合部(5034),所述第三芯棒配合部(5034)的直徑徑小于或等于所述芯棒螺紋小徑部(50322)的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體包括第二模體臺階部(5024),所述第二模體臺階部(5024)相對于所述第二模體(502)的上壁朝著靠近所述模具底部的方向軸向凹陷,所述第二模體臺階部(5024)與所述模腔(50A)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體(501)包括第一模體配合孔部(5011),所述第一模體配合孔部(5011)為盲孔或通孔,所述芯棒(503)包括第四芯棒配合部(5035),所述第四芯棒配合部(5035)的直徑小于或等于所述芯棒螺紋小徑部(50322)的直徑,所述第四芯棒配合部(5035)與所述第一模體配合孔部(5011)間隙配合或過渡配合。
8.一種螺母,用于電子膨脹閥,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本體和脫出部(28),在軸向方向,所述螺母本體和所述脫出部(28)組成的投影的外輪廓不為圓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脫出部(28)包括螺母凸出部(281),所述螺母凸出部(281)朝著螺母本體的外壁朝著遠離螺母(2)的中心軸線徑向延伸,和/或,所述脫出部(28)包括螺母凹陷部(282),所述螺母凹陷部(282)朝著螺母本體的外壁朝著靠近螺母(2)的中心軸線徑向凹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3035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轉印碳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電子膨脹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