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與智能手機連接使用的便攜式紅外智能膠囊溫度計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28420.0 | 申請日: | 2020-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86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秦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曉鵬 |
| 主分類號: | G01J5/00 | 分類號: | G01J5/00;G01J5/02;G01J5/04;G01J5/08;G01K13/00;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300 江蘇省南通市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手機 連接 使用 便攜式 紅外 智能 膠囊 溫度計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與智能手機連接使用的便攜式紅外智能膠囊溫度計,包括膠囊溫度計主體件,與膠囊溫度計主體件相互配合的膠囊覆蓋件,設置在膠囊溫度計主體件內部的電路板,電路板上設有USB接口,與電路板的USB接口相連接的耳機插頭,電路板還包括測量控制模塊,與測量控制模塊輸出端連接的數據傳輸模塊,與數據傳輸模塊輸出端連接的USB轉串口通信單元,與USB轉串口通信單元輸出端連接的紅外溫度傳感器,分別與USB轉串口通信單元、紅外溫度傳感器連接的電池/電源轉換電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膠囊狀的溫度計方便攜帶,和手機連接即插即用,通過配套的APP可以記錄一個周期內的溫度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溫度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與智能手機連接使用的便攜式紅外智能膠囊溫度計。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體溫計可以測量人體溫度(包含腋溫、肛溫、口溫等),但普通含汞玻璃體溫計測量不方便,普通電子體溫計也只能某一時間測體溫而不能實時且隨時隨地顯示體溫,也就是說目前體溫計不能最大限度地方便人們群眾使用。而且電子體溫計體積大,攜帶不方便,而水銀體溫計在測量時,有一段位置露出于外部,比如嘴巴測量以及腋窩測量時,導致漏風,影響檢測溫度,而且長度長,不能形成一個密封的測量空間,并且不能與手機連接使用。
如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為本發明面臨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完全解決水銀體溫計不能形成一個密閉的測量空間的問題,而且體積又小,通過手機顯示,攜帶更加的方便,能與智能手機連接使用的便攜式紅外智能膠囊溫度計。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措施實現的:一種與智能手機連接使用的便攜式紅外智能膠囊溫度計,其中,包括膠囊溫度計主體件,與所述膠囊溫度計主體件相互配合的膠囊覆蓋件,設置在所述膠囊溫度計主體件內部的電路板,所述電路板上設有USB接口,與所述電路板的USB接口相連接的耳機插頭,所述電路板還包括測量控制模塊,與所述測量控制模塊輸出端連接的數據傳輸模塊,與所述數據傳輸模塊輸出端連接的USB轉串口通信單元,與所述USB轉串口通信單元輸出端連接的紅外溫度傳感器,分別與所述USB轉串口通信單元、紅外溫度傳感器連接的電池/電源轉換電路;
所述USB轉串口通信單元通過雙向數據傳輸通道和控制通道與智能手機的USB通信單元連接,構成數據信號傳輸或控制命令通道;
在所述測量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還分別連接有報警器、檢索系統、LED燈和統計單元,分別用于判斷測量體溫超過設定正常體溫時進行報警、測量體溫超過設定正常體溫時進行周邊醫院搜索功能、正常測量體溫時LED燈顯示,以及對一段時間內測量溫度進行統計。
作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與智能手機連接使用的便攜式紅外智能膠囊溫度計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電池/電源轉換電路、紅外溫度傳感器、測量控制模塊、以及報警器、檢索系統、LED燈和統計單元依次連接,構成測量體溫超過設定正常體溫時進行報警、測量體溫超過設定正常體溫時進行周邊醫院搜索功能、正常測量體溫時LED燈顯示,以及對一段時間內測量溫度進行統計的數據傳輸通道。
作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與智能手機連接使用的便攜式紅外智能膠囊溫度計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測量控制模塊、數據傳輸模塊、USB轉串口通信單元、電池/電源轉換電路依次連接,構成溫度檢測信號傳輸通路。
作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與智能手機連接使用的便攜式紅外智能膠囊溫度計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測量控制模塊、數據傳輸模塊、USB轉串口通信單元、電池/電源轉換電路、智能手機的USB通信單元依次連接,構成溫度計檢測溫度顯示在智能手機應用APP程序的數據傳輸通道。
作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與智能手機連接使用的便攜式紅外智能膠囊溫度計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電池/電源轉換電路通過USB總線與智能手機應用APP程序的USB通信單元連接,對智能手機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曉鵬,未經秦曉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284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雷電防護設施SPD的在線監測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一種聯軸器過載保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