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源任務線的智能城市運行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25913.9 | 申請日: | 202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98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光控特斯聯(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26 | 分類號: | G06Q50/26;G06F9/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付婧 |
| 地址: | 40001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任務 智能 城市 運行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多源任務線的智能城市運行的方法和系統,方法主要包括對于智能城市運行中的任一個數據分析運算需求,拆分為一個本地計算任務線,以及一個或者多個云端計算任務線;按照效用最優的原則,確定云端服務器的數據計算量和計算線程數,進而確定云端服務器可承擔的任務線數以及任務線的預期完成時間;按照使得一個數據分析運算需求的所述本地計算任務線和云端計算任務線最大化并行的方式,將拆分的所述云端計算任務線分配給適當的云端服務器。系統主要包括云端服務器、本地終端、任務調度控制器和協調器。通過該系統和方法,實現多任務線計算執行計算任務,提高計算和傳輸效率,使得整體效益達到最大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城市多源任務線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多源任務線的智能城市運行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城市是以無線物聯網為媒介并且覆蓋整個城市范圍的智能化系統,城市中各類的傳感設施、監控設施、門禁刷卡設施、交通設施、照明設施、多媒體設施等,均可以利用無線物聯網進行數據的上傳和下載,從而在數據采集和分析的基礎上,實現自身預定的智能化功能,例如,傳感設施對城市區域的溫度、濕度、光照度等狀況進行分析,監控設施和門禁刷卡設施在人臉等人體特征量識別的基礎上進行身份驗證、通行控制和可疑報警等,交通設施實現交通限流和通行指揮等等,從而支撐整個智能城市的運行。
如上文所述,智能城市的運行離不開數據的分析運算,其中大部分數據分析運算具有較大的運算量和數據處理量,隨著智能化向深度方向發展,數據分析運算的運算量和數據量的量級顯著加大,單個智能設施本地計算的處理能力、數據存儲能力、電池待機等方面都已經逐步無法勝任。
云計算提出前端的智能設施只負責基本的數據采集和結果反饋、動作執行等,將數據分析運算上移到云端的服務器,利用服務器強大的運算能力加以執行。但是,在智能城市的規模和數據量級下,云計算會增加中間環節,導致通信負荷增大,數據運算的開銷增大,同時智能設施的響應速度下降。
可見,對于智能城市運行來說,數據分析運算需要在本地計算和云端計算之間實現最優化的平衡,將運算任務在本地和云端進行拆解和分配,使得整體效益達到最優化。
另外,智能城市物聯網的覆蓋空間和網絡規模龐大,導致數據分析運算任務的源頭眾多,呈現出多源任務線并行的特征。對涉及數據分析運算的多源、并發的任務線,如何實現在本地計算和云端計算之間實現有效動態管理,保持任務線整體的平滑,避免過多的停滯中斷,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一)發明目的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至少一種缺陷,通過一種基于多源任務線的智能城市運行的方法和系統,將計算任務分配到本地計算任務線和云端任務線上再進行計算,實現多源任務線的計算和處理,數據分析運算在本地計算和云端計算之間實現最優化的平衡,將運算任務在本地和云端進行拆解和分配,使得整體效益達到最優化。
(二)技術方案
作為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多源任務線的智能城市運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于智能城市運行中的任一個數據分析運算需求,拆分為一個本地計算任務線,以及一個或者多個云端計算任務線;
按照效用最優的原則,確定云端服務器的數據計算量和計算線程數,進而確定云端服務器可承擔的任務線數以及任務線的預期完成時間;
按照使得一個數據分析運算需求的所述本地計算任務線和云端計算任務線最大化并行的方式,將拆分的所述云端計算任務線分配給適當的云端服務器。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將任一個數據分析運算需求拆分為一個本地計算任務線,以及一個或者多個云端計算任務線的具體方式,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光控特斯聯(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光控特斯聯(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2591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