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模型的數據分解傳輸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25490.0 | 申請日: | 202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46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學源;劉建華;劉代全;王貴平;陳寶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中交京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交京緯公路造價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40/14 | 分類號: | G06F40/14;G06F40/149;G06F30/13;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張攀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模型 數據 分解 傳輸 方法 | ||
1.一種基于BIM模型的數據分解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服務器端,將工程項目按照BIM模型進行分解編碼;
步驟2、客戶端發送工程數據傳輸請求到服務器;
步驟3、服務接收客戶端發送的數據傳輸請求,對傳輸請求進行分析;
步驟4、根據傳輸請求進行數據傳輸,將所需要的工程BIM模型文件進行選擇和編碼,然后傳輸到客戶端;
步驟5、客戶端接收服務器發送的BIM模型文件,進行解碼;
步驟6、客戶端根據解碼后的文件進行數據顯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模型的數據分解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在服務器端,將工程項目按照BIM模型進行分解編碼,具體按照BIM分解編碼方法進行分解編碼;
所述工程項目BIM模型是基于各個基礎構件組成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工程分解編碼是對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及其基礎構件進行編碼;根據工程分解編碼,在BIM模型中,定義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及各基礎構件的邏輯關系,形成工程實體模型的工程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模型的數據分解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1)以EBS為基礎建立單位、分部、分項工程統一BIM編碼體系,作為項目管理統一的“信息交換規范”,為各參與方提供一個信息交換的BIM協同平臺;
(2)以BIM編碼體系為基礎建立相關數據庫,統一項目管理信息的工作平臺,最終實現各方信息在統一的BIM協同平臺上運行;
(3)在竣工文檔管理中,按交通運輸部的規定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建立項目竣工文件目錄,實現竣工資料隨工程進度自動生成;
(4)各級管理數據集成在BIM模型上,能夠實時查看到各單位竣工文件收集整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實時掌握單位內業資料完成情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模型的數據分解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
對于交通建設工程的BIM編碼分類與編碼由以下部分組成:
(1)類別碼:表示工程或費用類別的代碼,由一個英文字母(不區分大小寫)表示;
(2)類別編碼:類別碼后加上數字編號稱類別編碼,表示此類工程或費用類別的序列;
(3)工程樹:將工程或費用內容由整體到局部、由粗到細、逐級分解形成的樹形結構稱為工程樹;
(4)工程節點:工程樹中的數據元素稱為工程節點;一個工程節點的上一節點稱為其父節點,下一節點稱為其子節點,除起始的根節點外,所有節點都有唯一的父節點,父子節點代表從屬關系;
(5)工程屬性:指工程節點的具體名稱、特征、設計參數等,也稱節點屬性,綜合考慮多業務管理的需要,工程實體結構分解編碼由工程區域編碼+工程實體結構編碼組成,采用“父碼+子碼”的方法編制;
(5.1)工程屬性編碼共14位,由國省編號、建設項目、公路等級、項目建設性質、一級工程區域、二級工程區域共6級編碼組成;
(5.2)工程實體編碼以單位、分部、分項工程為基礎,編碼共18位,由專業工程類型、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共4級編碼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模型的數據分解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碼采用標段代號+工程編碼形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模型的數據分解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驟2中,客戶端發送工程數據傳輸請求到服務器;
在客戶端,當需要獲取BIM模型數據時,發送工程數據傳輸請求到服務器端,客戶端需要顯示交通工程中某一段道路的屬性數據,則按照如下格式生成請求報文:
請求格式文件頭+項目名稱+BIM模型父節點名稱+子節點編碼+子節點數目+校驗+文件尾標志;
其中,項目名稱、BIM模型父節點名稱、子節點編碼均需要從BIM模型樹中勾選或者提取,父節點名稱有一個或多個;當客戶端第一次發送報文時,該父節點名稱使全部父節點,子節點數目為自動生成的數值,最后根據客戶端的報文請求生成模塊,生成上述報文信息發送到服務器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中交京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交京緯公路造價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長沙中交京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交京緯公路造價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2549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