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環境治理輔助用淤泥采樣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25472.2 | 申請日: | 202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73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偉;周吉;楊勝文;張虹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齊晨潔 |
| 地址: | 430081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環境 治理 輔助 淤泥 采樣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環境治理輔助用淤泥采樣裝置,包括:連桿,連桿的頂部兩側向外延伸形成采集手柄;電動式伸縮桿,伸縮桿中第一伸縮節的頂部連接于連桿的底部,伸縮桿中第二伸縮節的底部連接于下底座上;第一采集殼,第一采集殼的頂部固定連接于下底座的底部;以及第二采集殼,第二采集殼的頂部滑動連接于下底座的底部,且第二采集殼可繞下底座的軸心線旋轉并使第一采集殼、第二采集殼及下底座間合圍形成采集用封閉腔體。本發明提供的采樣裝置中利用兩個采集殼與下底座間合圍形成封閉腔體,以避免常規采樣筒類結構在采樣過程中出現的因淤泥低落而造成的采樣效果不佳的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環境治理輔助用淤泥采樣裝置。
背景技術
淤泥,又稱淤渣,指的是在靜水和緩慢的流水環境中沉積并含有機質的細粒土,通過對湖底淤泥的采樣檢測,能夠對湖泊的水質進行監測,為水環境的治理提供參考數據,還能為以后的科研和建設提供科學的依據。
目前的采樣裝置多采用采樣筒類設計,但本公司在實際使用時發現這類采樣筒類結構在采集湖泊等淺水區的淤泥時淤泥容易從采樣筒下端的開口處滴落,使得最終采集的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可形成采集用封閉腔體的水環境治理輔助用淤泥采樣裝置,旨在有效解決因淤泥滴落而造成的采集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水環境治理輔助用淤泥采樣裝置,具有這樣的特征,包括:
連桿,連桿的頂部兩側向外延伸形成采集手柄;
電動式伸縮桿,伸縮桿中第一伸縮節的頂部連接于連桿的底部,伸縮桿中第二伸縮節的底部連接于下底座上;
第一采集殼,第一采集殼的頂部固定連接于下底座的底部;以及
第二采集殼,第二采集殼的頂部滑動連接于下底座的底部,且第二采集殼可繞下底座的軸心線旋轉并使第一采集殼、第二采集殼及下底座間合圍形成采集用封閉腔體。
上述的水環境治理輔助用淤泥采樣裝置,還具有這樣的特征,第一采集殼包括半圓弧狀第一側殼及設置于第一側殼底部的半圓狀第一底殼,第二采集殼包括半圓弧狀第二側殼及設置于第二側殼底部的半圓狀第二底殼,第一側殼的頂部固定連接于下底座的底部,第二側殼的頂部滑動連接于下底座的底部,且第二側殼可繞下底座的軸心線旋轉并使第一側殼、第二側殼、第一底殼、第二底殼及下底座間合圍形成采集用密封腔體。
上述的水環境治理輔助用淤泥采樣裝置,還具有這樣的特征,采樣裝置還包括設于下底座上并用于驅動第二側殼的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連接桿連接于第二側殼的內壁上。
上述的水環境治理輔助用淤泥采樣裝置,還具有這樣的特征,采樣裝置還包括設于下底座內的圓弧狀滑軌,第二側殼的頂部卡設于滑軌內。
上述的水環境治理輔助用淤泥采樣裝置,還具有這樣的特征,采集手柄的外周壁上設有防滑套。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供的采樣裝置中利用兩個采集殼與下底座間合圍形成封閉腔體,以避免常規采樣筒類結構在采樣過程中出現的因淤泥低落而造成的采樣效果不佳的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提供的采樣裝置的第一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提供的采樣裝置的第二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提供的采樣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中提供的采樣裝置的第二工作狀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254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