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聲紋識別和意圖分析的訪電話詐騙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24867.0 | 申請日: | 202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99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輝中;林曉純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云知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17/00 | 分類號: | G10L17/00;G10L25/48;G10L25/51;H04M1/6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陳國軍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聲紋 識別 意圖 分析 電話 詐騙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聲紋識別和意圖分析的訪電話詐騙方法和裝置。在電話通話時,對通話語音進行預處理,確定聲紋特征;將所述聲紋特征與預設詐騙聲紋特征進行對比,判斷所述聲紋特征是否存在詐騙記錄;如果存在詐騙記錄,發出第一報警信息;如果沒有詐騙記錄,根據所述聲紋特征,獲取通話語意;根據所述通話語意,獲取語音意圖;將所述語音意圖與預設詐騙意圖進行對比,判斷所述語音意圖是否為詐騙意圖;如果存在詐騙意圖,發出第二報警信息,并將所述詐騙意圖對應的聲紋特征標記為詐騙聲紋特征;如果沒有詐騙意圖,在結束通話時,發出安全聲紋提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詐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聲紋識別和意圖分析的訪電話詐騙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電信詐騙是一種常見且時常發生的詐騙手段。因為一些老人或者年輕學生的防范意識不強,這種詐騙手段經常會在老人或者年輕學生身上產生作用。現在很多的電話防詐騙方面主要靠人自我的警覺性,但是人的自覺性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體現。因此通過科技手段進行防詐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聲紋識別和意圖分析的訪電話詐騙方法和系統,用以解決很多老年人或者缺乏相關經驗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的情況。
一種基于聲紋識別和意圖分析的訪電話詐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電話通話時,對通話語音進行預處理,確定聲紋特征;
將所述聲紋特征與預設詐騙聲紋特征進行對比,判斷所述聲紋特征是否存在詐騙記錄;
如果存在詐騙記錄,發出第一報警信息;
如果沒有詐騙記錄,根據所述聲紋特征,獲取通話語意;
根據所述通話語意,獲取語音意圖;
將所述語音意圖與預設詐騙意圖進行對比,判斷所述語音意圖是否為詐騙意圖;
如果存在詐騙意圖,發出第二報警信息,并將所述詐騙意圖對應的聲紋特征標記為詐騙聲紋特征;
如果沒有詐騙意圖,在結束通話時,發出安全聲紋提示。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所述在電話通話時,對通話語音進行預處理,確定聲紋特征,包括:
基于大數據采集語音分離數據,構建語音分離模型;
將所述通話語音導入語音分離模型,獲取多個語音片段;
采集所述多個語音片段中每個語音片段的語音屬性;其中,
所述語音屬性包括:語意、語速、聲音性別、聲音維度、聲波和音頻;
根據所述語音屬性,確定所述多個語音片段的聲波頻率;
根據所述聲波頻率,確定聲紋特征。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聲紋特征與預設詐騙聲紋特征進行對比,判斷所述聲紋特征是否存在詐騙記錄,包括:
采集詐騙人員的語音信息,基于LSTM神經網絡構建詐騙聲紋的相似度矩陣;
通過GE2E loss對所述相似度矩陣進行優化,得到最小損失函數;
將所述聲紋特征導入所述最小損失函數,得到最小損失函數的函數值;
將所述函數值轉化分百分制數值進行表示,根據所述百分制數值判斷所述聲紋特征是否存在詐騙記錄;其中,
當所述百分之數值大于等于1時,所述聲紋特征存在詐騙記錄,當所述百分之數值小于1時,所述聲紋特征不存在詐騙記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云知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云知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248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