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技術庫的技術推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24427.5 | 申請日: | 202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4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韓璐;穆映鳴;閆曉寒;段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6/9535 | 分類號: | G06F16/9535;G06Q10/06;G16C20/70;G16C20/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卞靜靜 |
| 地址: | 10001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技術 推薦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技術庫的技術推薦方法,包括:構建技術庫,在技術庫中對每個修復類技術案例的描述包括基礎描述,基礎描述包括治理對象的多個屬性、治理工藝、工藝關鍵參數以及治理后的評估指標,治理對象的多個屬性包括治理對象的名稱、治理對象所含有的污染物的種類以及治理前的評估指標;向技術庫提供一個待分析的治理對象的多個屬性;優先匹配治理對象所含有的污染物種類,當在技術庫中根據治理對象所含有的污染物種類匹配到相應的修復類技術案例后,再根據治理對象的名稱以及治理前的評估指標進行檢索。本發明所述的基于技術庫的技術推薦方法推薦結果準確和高效,從而為實際水體治理工作提供非常有益的指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軟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技術庫的技術推薦方法。
背景技術
水體污染主要是指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水體,引起水質下降,利用價值降低或喪失的現象。水體污染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嚴重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目前已經有很多圍繞水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的技術成果,為了讓這些技術成果更好地服務于水環境治理工作,亟需利用這些技術成果構建一個技術庫,并通過對技術庫的運用來向實際的水體治理環節提供技術指導,從而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提高實際水體治理的效率,改善實際水體治理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技術庫的技術推薦方法,其可以向用戶自動推薦修復類技術案例,推薦結果準確高效,為實際水體治理工作提供非常有益的指導。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基于技術庫的技術推薦方法,包括:
在技術庫中錄入若干的修復類技術案例,從而構建技術庫,其中,所述修復類技術案例為針對治理對象中的污染物進行削減的技術方案,在所述技術庫中對每個修復類技術案例的描述包括基礎描述,所述基礎描述包括治理對象的多個屬性、治理工藝、工藝關鍵參數以及治理后的評估指標,所述治理對象的多個屬性包括治理對象的名稱、治理對象所含有的污染物的種類以及治理前的評估指標;
向所述技術庫提供一個待分析的治理對象的多個屬性,基于所提供的所述待分析的治理對象的多個屬性在所述技術庫中進行匹配檢索;在匹配檢索過程中,優先匹配治理對象所含有的污染物種類,當在所述技術庫中根據治理對象所含有的污染物種類匹配到相應的修復類技術案例后,再根據治理對象的名稱以及治理前的評估指標進行檢索;
如果治理前的評估指標無法匹配,則推薦所述技術庫中根據治理對象所含有的污染物種類以及治理對象的名稱所匹配到的修復類技術案例;如果治理對象的名稱以及治理前的評估指標能夠實現匹配,則推薦所述技術庫中根據治理對象所含有的污染物種類、治理對象的名稱以及治理前的評估指標所匹配到的修復類技術案例。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技術庫的技術推薦方法,還包括:
以每個修復類技術案例為核心技術構建一個技術集,將依據所匹配的修復類技術案例對治理對象進行治理所形成的實際治理方案以及依據所匹配的修復類技術案例對治理對象進行治理所得到的治理后的評估指標錄入所匹配的修復類技術案例對應的技術集中,從而實現對所述技術庫進行更新。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技術庫的技術推薦方法,還包括:在所述技術集中,將依據所匹配的修復類技術案例對治理對象進行治理所形成的實際治理方案的工藝關鍵參數與所匹配的修復類技術案例的工藝關鍵參數相對比,同時將依據所匹配的修復類技術案例對治理對象進行治理所得到的治理后的評估指標與修復類技術案例的治理后的評估指標相對比,確定工藝關鍵參數的區別以及治理后的評估指標的區別,將導致工藝關鍵參數的區別以及治理后的評估指標的區別的原因記錄于所述技術集中。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技術庫的技術推薦方法中,在推薦所匹配到的修復類技術案例時,同時推薦以所匹配到的修復類技術案例為核心技術所構建的技術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244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倒裝LED
- 下一篇:控制電子設備的方法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