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設置墩座的預制橋墩柱與承臺連接構造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24417.1 | 申請日: | 202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1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齊新;孔令剛;盧永成;張智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0 | 分類號: | E01D19/00;E01D19/02;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陳穎潔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置 預制 橋墩 連接 構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設置墩座的預制橋墩柱與承臺連接構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臺對應安裝墩柱的地方設置墩座構造,連接墩柱豎向主鋼筋的灌漿套筒埋在墩座內,使得灌漿套筒避開塑性鉸區,預制橋墩柱預制時其主鋼筋伸出柱底,吊裝時插入墩座中的套筒內,再在套筒內壓注高強水泥漿,實現牢固連接。具有連接構造簡單、施工方便、有利于保障灌漿套筒連接質量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木工程中的橋梁預制拼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適用于橋墩柱連接樁基構造,具體為一種設置墩座的預制橋墩柱與承臺連接構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預制拼裝橋墩中墩柱和承臺的連接部位承受較大的軸力、剪力和彎矩,是受力的關鍵部位之一。墩柱采用灌漿套筒與承臺連接是常見的結構形式,灌漿套筒由于直徑較大和長度較長,如果布置在立柱底部的塑性鉸區域內,對塑性鉸的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從而會影響橋墩的抗震性能。常見的布置形式有兩種,在低度地震區將灌漿套筒布置在立柱底部,承臺伸出立柱預埋鋼筋,立柱安裝時預留鋼筋伸入套筒內,再向套筒內壓注高強水泥漿,實現連接。這種布置方式構造比較簡單、施工方便。另外一種布置方式用在高度地震區,該種布置方式是將灌漿套筒埋在承臺中,墩柱預制時主鋼筋伸出墩底。該布置方式的立柱底塑性鉸區內沒有灌漿套筒,從而避免了對塑性鉸性能的不利影響。兩種布置方式示意見下圖。后一種布置形式的灌漿套筒壓漿管和出漿管的彎折較多,易發生壓漿管損壞、壓漿困難甚至發生堵管的風險,而且一旦出現問題,處理起來也較困難。
當高度地震區的墩柱采用預制結構時,找到一種與承臺合理的連接構造十分必要,該構造既要使得灌漿套筒避開塑性鉸區,又要具有構造簡單、安裝和套筒內壓漿施工方便、更有利于保障套筒內壓漿質量的特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置墩座的預制橋墩柱與承臺連接構造及其施工方法,使得橋墩柱與承臺連接的灌漿套筒避開塑性鉸區,同時具有連接構造簡單、施工方便、有利于保障灌漿套筒連接質量和方便質量檢查的優點,出現問題處理起來也方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設置墩座的預制橋墩柱與承臺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承臺對應安裝墩柱的地方設置墩座,墩座內預埋有連接墩柱豎向主鋼筋的灌漿套筒,墩柱的主鋼筋伸出柱底,插入墩座中的灌漿套筒內,套筒內壓注高強水泥漿,實現牢固連接。
進一步地,墩柱為鋼筋混凝土構件或者配置了輔助豎向預應力筋的鋼筋混凝土構件。
進一步地,墩座為鋼筋混凝土構件,配置有水平箍筋和周邊豎向主受力鋼筋,豎向主受力鋼筋伸入錨固于承臺中,墩柱豎向主受力鋼筋的連接灌漿套筒安裝在墩座內,連接于灌漿套筒下端的主受力鋼筋伸入錨固于承臺中。
進一步地,所述灌漿套筒的壓漿管和出漿管直接伸出墩座側壁,壓漿順暢,降低了堵管的風險。
連接墩柱豎向主鋼筋的灌漿套筒埋在連接墩柱豎向主鋼筋的灌漿套筒墩座內,預制橋墩柱的主鋼筋伸出柱底,吊裝時插入墩座中的灌漿套筒內,再在套筒內壓注高強水泥漿,實現牢固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灌漿套筒可以是全灌漿套筒,也可以是半灌漿套筒。
進一步地,墩座混凝土和承臺混凝土同期澆筑,或者在承臺混凝土達到適當的強度后再澆筑墩座混凝土。
進一步地,為了使預制墩柱與墩座密貼,二者之間設置適當厚度水泥砂漿座漿,墩座頂部可以預留座漿槽,也可以在墩柱安裝時采取臨時措施形成座漿槽。
進一步地,墩柱的橫截面可以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或者其他多邊形。
進一步地,墩座橫截面可以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或者其他多邊形,橫截面尺寸大于墩柱的橫截面。墩座的高度要稍大于灌漿套筒的長度以方便從墩座側面對灌漿套筒實施壓漿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244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