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體裝置、智能體裝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20816.0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73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中山裕貴;內木賢吾;古屋佐和子;我妻善史;久保田基嗣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W4/48 | 分類號: | H04W4/48;H04W28/10;H04W36/00;H04W36/08;G10L15/22;G10L15/26;G10L15/18;G10L15/30;B60R16/023;B60R16/037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孫尚昆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裝置 控制 方法 存儲 介質 | ||
提供一種智能體裝置、智能體裝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儲介質。實施方式的智能體裝置,具備:智能體功能部,其搭載于車輛,且根據用戶的講話,提供包含使輸出部輸出基于聲音的響應的服務;車載通信部,其能夠經由車載通信裝置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網絡;終端通信部,其能夠經由通用終端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所述網絡;以及通信控制部,其在經由所述車載通信部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所述網絡的第一連接狀態與經由所述終端通信部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所述網絡的第二連接狀態之間進行切換,所述通信控制部在基于所述第一連接狀態的通信量為第一規定量以上的情況下,催促所述用戶切換為所述第二連接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體裝置、智能體裝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以往,公開了與智能體功能相關的技術,所述智能體功能一邊與車輛的乘員進行對話,一邊提供與乘員的要求相應的駕駛支援相關的信息、車輛的控制、其他應用程序等(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6-33523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基于智能體功能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通過無線通信而在車輛與網絡之間收發。然而,根據通信的條約及其他規約,存在對通信量設定有上限值的情況。因此,在僅利用一個通信單元的情況下,存在產生預料不到的不良狀況的情況,存在用戶無法安心地利用的情況。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進行能夠更加安心的支持的智能體裝置、智能體裝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儲介質。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本發明的智能體裝置、智能體裝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儲介質采用了以下的結構。
(1):本發明的一方案的智能體裝置,其具備:智能體功能部,其搭載于車輛,且根據用戶的講話,提供包含使輸出部輸出基于聲音的響應的服務;車載通信部,其能夠經由車載通信裝置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網絡;終端通信部,其能夠經由通用終端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所述網絡;以及通信控制部,其在經由所述車載通信部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所述網絡的第一連接狀態與經由所述終端通信部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所述網絡的第二連接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在基于所述第一連接狀態的通信量為第一規定量以上的情況下,所述通信控制部催促所述用戶切換為所述第二連接狀態。
(2):在上述(1)的方案中,在基于所述第一連接狀態的通信量超過了比所述第一規定量大的第二規定量的情況下,所述通信控制部從所述第一連接狀態切換為所述第二連接狀態。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在基于所述智能體功能部的使用履歷而預測到基于所述第一連接狀態的通信量會成為所述第一規定量以上的情況下,所述通信控制部催促所述用戶切換為所述第二連接狀態。
(4):在上述(1)~(3)中任一項的方案中,所述通信控制部在所述車輛停車時催促所述用戶切換為所述第二連接狀態。
(5):在上述(4)的方案中,在預測到所述車輛的駕駛會持續規定時間以上的情況下,所述通信控制部在所述車輛停車時催促所述用戶切換為所述第二連接狀態。
(6):在上述(1)~(5)中任一項的方案中,所述通信控制部在切換成了所述第二連接狀態的情況下,以規定周期發送規定的數據。
(7):本發明的另一方案的智能體裝置的控制方法使智能體裝置進行如下處理:啟動搭載于車輛的智能體功能部,且根據用戶的講話,提供包含使輸出部輸出基于聲音的響應的服務;通過車載通信部能夠經由車載通信裝置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網絡;通過終端通信部能夠經由通用終端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所述網絡;能夠在經由所述車載通信部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所述網絡的第一連接狀態與經由所述終端通信部而使所述智能體功能部連接于所述網絡的第二連接狀態之間進行切換;以及在基于所述第一連接狀態的通信量為第一規定量以上的情況下,催促所述用戶切換為所述第二連接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208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