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接裝置和具有其的連接器以及熱交換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20312.9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51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阮劍濤;羅毅;邸霈 | 申請(專利權)人: | 銳可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39 | 分類號: | H01R13/639;H01R13/502;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 裝置 具有 連接器 以及 熱交換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和具有其的連接器以及熱交換設備,連接裝置包括多個第一接頭、外殼、按鈕和卡制組件,多個第一接頭、按鈕及卡制組件分別至少部分地容置于外殼內,按鈕具有一暴露在外殼外的按壓部,第一接頭用于與第二接頭相連接;卡制組件配置用于在待卡制狀態與卡制狀態之間切換,以調節多個第一接頭與第二接頭之間的狀態。首先,本發明的連接裝置,整體結構簡單且節約空間;其次,通過按鈕和卡制組件實現對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的連接和卡制,能夠實現快速插拔連接,且操作方便;再次,利用單套的卡制組件實現對多個連接頭,例如多個公接頭和母接頭的卡制,進一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同時使得用戶的使用更加便利,操作更加快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連接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熱交換設備的連接裝置和連接器。
背景技術
在熱交換設備中,通常采用公接頭和母接頭進行連接。例如冷熱敷加壓設備,其采用三個公接頭和三個母接頭以實現三通道水路氣路任意組合連接。然而在現有技術中,通過三個獨立的公接頭和母接頭進行分別控制來實現多路的各自通斷。如此設計不但使得公接頭和母接頭的制造成本高,而且會增加用戶使用過程中的復雜度,例如用戶在進行插拔或者接頭固定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次不同的操作,這樣的多次操作也會提高公接頭和母接頭損壞率。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供多接頭固定的連接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供多接頭固定的連接裝置和具有其的連接器以及熱交換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包括多個第一接頭、外殼、按鈕和卡制組件;
多個所述第一接頭、所述按鈕及所述卡制組件分別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外殼內,所述按鈕具有一暴露在所述外殼外的按壓部并用于驅動所述卡制組件,所述第一接頭用于與第二接頭相連接;
所述卡制組件配置用于在待卡制狀態與卡制狀態之間切換,以調節多個所述第一接頭與所述第二接頭之間的連接狀態。
可選的,所述卡制組件包括卡扣、第一彈性件、頂針和第二彈性件,所述卡扣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接頭處,所述第一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卡扣和所述第一接頭相抵觸用于驅動所述卡扣作上下移動,所述第二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頂針和所述第一接頭相抵觸用于驅動所述頂針在橫向上移動;
操作時,所述卡扣位于第一位置,按壓所述按壓部,所述卡扣沿所述第一接頭的端部表面移到第二位置并被所述頂針卡住,使所述連接裝置進入待卡制狀態;
將所述第二接頭插入所述第一接頭,所述第二接頭抵壓所述頂針進而使所述頂針解除對所述卡扣的限制,所述卡扣卡住所述第二接頭,使所述連接裝置進入卡制狀態。
可選的,所述卡扣為彎折的板狀,其包括第一板體和自所述第一板體的端部延伸的第二板體,所述第一板體與所述按鈕和所述第一彈性件連接,所述第一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板體和所述第一接頭相抵觸,所述第二板體位于所述第一接頭的端部。
可選的,所述第二板體上設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用于供所述第二接頭穿過,所述第二開口用于供所述頂針穿過;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接頭上開設的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一開口可卡進所述凹槽以卡住所述第二接頭。
可選的,所述按鈕的一端設有卡槽,所述第一板體插接在所述卡槽內,所述按鈕的另一端與所述外殼可旋轉連接。
可選的,所述第一接頭的端部表面設有導向件,所述第二板體設置在所述導向件內并可沿所述第一接頭的端部表面作上下運動以調整所述卡制組件的狀態。
可選的,所述第一彈性件為彈簧,所述第一接頭上設有第一容納槽,所述第一彈性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容納槽中、另一端與所述卡扣抵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銳可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未經銳可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2031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