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材料供應裝置、注射成型裝置以及三維造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9308.0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58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9 |
| 發明(設計)人: | 竹內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C45/03 | 分類號: | B29C45/03;B29C45/46;B29C45/18;B29C45/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沈丹陽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材料 供應 裝置 注射 成型 以及 三維 造型 | ||
本申請提供材料供應裝置、注射成型裝置以及三維造型裝置,其在塑化部中滾動件與桶形件的抵接面產生了擦傷、磨損等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僅更換這些滾動件和桶形件中的一方來提高經濟性。一種材料供應裝置(100),構成為包括塑化部(10),所述塑化部(10)具備:桶形件(12),加熱熱塑性樹脂;以及滾動件(11),通過在與該桶形件(12)抵接的狀態下旋轉,從而邊加熱邊輸送熱塑性樹脂,桶形件(12)與滾動件(11)的至少抵接面的硬度相互不同。例如,將所述滾動件(11)的至少抵接面的硬度設定為低于桶形件(12)的至少抵接面的硬度。具體地說,例如由樹脂或陶瓷構成滾動件(11),由金屬構成桶形件(1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在塑化部中加熱熱塑性樹脂使其塑化并通過注射部注射熔融后的樹脂而成型希望的產品的材料供應裝置、注射成型裝置以及三維造型裝置。
背景技術
注射成型裝置具備用于向樹脂的成型用模具供應帶流動性的樹脂材料的材料供應裝置。例如,在滾動式的注射成型裝置中設置有:塑化部,具備桶形件(barrel)和滾動件;注射部,將從該塑化部供應的熔融樹脂注射到模具的型腔內;以及防倒流機構,用于防止熔融樹脂從該注射部倒流到塑化部,桶形件加熱熱塑性樹脂,滾動件通過在與該桶形件抵接的狀態下旋轉而邊加熱邊輸送熱塑性樹脂。
關于這種滾動式的注射成型裝置,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一種具備防倒流機構的注射成型裝置,其能夠在不依賴于熱塑性樹脂的塑化狀態、壓力值的情況下防止熔融樹脂的倒流并將該熔融樹脂不多不少地穩定地供應到模具的型腔。
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提出了能夠實現裝置整體的小型輕量化的注射成型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2-13111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5-306028號公報
然而,在設置于滾動式的注射成型裝置的塑化部中,滾動件在與桶形件抵接的狀態下旋轉,因此在這些滾動件與桶形件的抵接面產生了擦傷、磨損等的情況下,需要將滾動件和桶形件雙方更換為新的部件,有不經濟的問題。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涉及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材料供應裝置、注射成型裝置以及三維造型裝置:其在塑化部中滾動件與桶形件的抵接面產生了擦傷、磨損等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僅更換這些滾動件和桶形件中的一方來提高經濟性。
另外,在滾動件上形成有用于將投放其中的顆粒狀的熱塑性樹脂引導到桶形件的螺旋槽,若考慮在該螺旋槽內流動的熱塑性樹脂的輸送效率性,最好熱塑性樹脂在螺旋槽的滾動件側不熔融而原樣維持固體的狀態,在桶形件側則成為熔融狀態。
因而,本發明涉及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在塑化部的滾動件中實現熱塑性樹脂的高效輸送的材料供應裝置、注射成型裝置以及三維造型裝置。
根據本發明,材料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構成為包括塑化部,所述塑化部具備:桶形件,加熱熱塑性樹脂;以及滾動件,通過在與所述桶形件抵接的狀態下旋轉,從而對所述熱塑性樹脂邊加熱邊進行輸送,所述桶形件與所述滾動件的至少抵接面的硬度相互不同。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滾動件的至少抵接面的硬度設定為低于所述桶形件的至少抵接面的硬度。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滾動件由樹脂或陶瓷構成,所述桶形件由金屬構成。具體地說,也可以是,所述滾動件由聚苯并咪唑、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構成。
另外,根據本發明,材料供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構成為包括塑化部,所述塑化部具備:桶形件,加熱熱塑性樹脂;以及滾動件,通過在與所述桶形件抵接的狀態下旋轉,從而對所述熱塑性樹脂邊加熱邊進行輸送,所述滾動件的熱導率設定為低于所述桶形件的熱導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93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