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半實物仿真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8615.7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38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柏廷;楊召偉;張宇;王曉雷;楊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仿真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5B17/02 | 分類號: | G05B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輝 |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物 仿真 方法 系統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半實物仿真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通過數據增程裝置第一模塊接收射頻探測器模塊控制指令;將所述射頻探測器模塊控制指令的第一串行總線信號高速電光轉換為第一光信號,并發送至數據增程裝置第二模塊;接收所述數據增程裝置第二模塊發送的第二光信號;所述第二光信號是數據增程裝置第二模塊根據射頻探測器模塊反饋的射頻目標探測信息的第二串行總線信號通過高速電光轉換的;將第二光信號通過高速光電轉換為串行總線信號,并發送至自動駕駛儀模塊,以使得所述自動駕駛儀模塊根據射頻目標探測信息進行仿真。解決在半實物仿真時遠距離設備終端間的串行總線微秒級實時通訊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仿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半實物仿真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某系統制導控制半實物仿真試驗驗證需同時開展紅外、射頻探測目標模擬。現有的紅外仿真實驗室和射頻仿真實驗室處于不同樓宇,相隔距離超過1公里。為滿足不同實驗室參試設備間的串行總線微秒級實時信息交互,提出一種基于數據增程裝置的遠距離聯合半實物仿真方法,通過將串行總線數據進行高速光電/電光轉換,以單模光纖總線傳輸數據的方式,實現實驗室間的互聯互通、遠距傳輸和協調控制。
以往的半實物仿真方法采用串行總線直連通訊的方式,由于通訊終端相距超過1公里,傳統方法無法滿足設備間的微秒級實時數據通訊。
發明內容
為此,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實物仿真方法及系統,解決遠距離設備終端間的串行總線微秒級實時通訊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半實物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數據增程裝置第一模塊接收射頻探測器模塊控制指令,所述射頻探測器模塊控制指令是自動駕駛儀模塊根據控制指令生成的;
將所述射頻探測器模塊控制指令的第一串行總線信號高速電光轉換為第一光信號,并發送至數據增程裝置第二模塊;
接收所述數據增程裝置第二模塊發送的第二光信號;所述第二光信號是數據增程裝置第二模塊根據射頻探測器模塊反饋的射頻目標探測信息的第二串行總線信號通過高速電光轉換的;
將第二光信號通過高速光電轉換為串行總線信號,并發送至自動駕駛儀模塊,以使得所述自動駕駛儀模塊根據射頻目標探測信息進行仿真。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自動駕駛儀模塊生成控制指令發送至仿真計算機模塊,以使得所述仿真計算機模塊完成仿真流程的控制,并生成紅外目標模擬器模塊的紅外控制指令、射頻目標模擬器模塊的射頻控制指令。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紅外目標模擬器模塊接收所述仿真計算機模塊發送的紅外控制指令,并生成包含紅外目標特征信息的紅外目標輻射,所述紅外目標特征信息包括大小、形狀和能量。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射頻目標模擬器模塊接收所述仿真計算機模塊發送的射頻控制指令,并生成射頻目標特征信息的射頻目標輻射,所述射頻目標特征信息包括能量、多普勒和延時。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自動駕駛儀生成紅外探測器模塊控制指令;發送至所述紅外探測器模塊,以使得所述紅外探測器模塊完成對紅外目標的探測,并反饋紅外目標探測信息。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半實物仿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
消息接收模塊,用于數據增程裝置第一模塊接收射頻探測器模塊控制指令,所述射頻探測器模塊控制指令是自動駕駛儀模塊根據控制指令生成的;
光電轉換模塊,用于將所述射頻探測器模塊控制指令的第一串行總線信號高速電光轉換為第一光信號,并發送至數據增程裝置第二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仿真中心,未經北京仿真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86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