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秸稈進行培肥立體種植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8613.8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9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何成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國興(綿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80 | 分類號: | C05G3/80;C05F17/00;A01B79/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周自維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秸稈 進行 立體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秸稈進行培肥立體種植的方法,涉及農業的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S1:通過粉碎裝置對秸稈進行粉碎,得到秸稈粉碎物;S2:將田里的表層土壤推出,隨后將步驟S1得到的秸稈粉碎物填入至田里,并加入濕度為30~50%的添加劑,所述添加劑為腐熟劑和酒廠尾水、人畜糞便、沼渣或沼液;S3:將推出的表層土壤填入至秸稈粉碎物上;S4:按濕度為35~65%繼續澆灌酒廠尾水、人畜糞便、沼渣和/或沼液,使秸稈粉碎物的濕度為50~65%;S5:秸稈粉碎物到達濕度為50~65%后,在土壤上耕種農作物;S6:經過一段時間后,通過鉆孔探測確定秸稈粉碎物已腐熟,隨后通過孔洞將蚯蚓投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利用秸稈進行培肥立體種植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農用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長期施用化肥與農藥導致成工業污染,從而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的降低,重金屬含量的增加以及土壤中具有重要生態維護作用的生物和生物群落的失衡,比如蚯蚓的減少,從而使土壤失去了活力,失去了自我調節的能力,這種微生態的失衡最終導致農業環境大生態的失衡。
秸稈中含有豐富的能源,近年來,由于現場焚燒或直接填埋等措施,大多數的秸稈被浪費,導致不能充分利用秸稈中的能源,秸稈還田具有可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杜絕秸稈焚燒造成大氣污染等眾多優點。
急需一種充分利用秸稈能源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秸稈進行培肥立體種植的方法,用以實現充分利用秸稈的能源,改善土壤環境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粉碎裝置對秸稈進行粉碎,得到秸稈粉碎物;
S2:將田里的表層土壤推出,隨后將步驟S1得到的秸稈粉碎物填入至田里,并加入濕度為30~50%的添加劑,所述添加劑為腐熟劑和酒廠尾水、人畜糞便、沼渣或沼液;
S3:將推出的表層土壤填入至秸稈粉碎物上;
S4:按濕度為35~65%繼續澆灌酒廠尾水、人畜糞便、沼渣和/或沼液,使秸稈粉碎物的濕度為50~65%;
S5:秸稈粉碎物到達濕度為50~65%后,在土壤上耕種農作物;
S6:經過一段時間后,通過鉆孔探測確定秸稈粉碎物已腐熟,隨后通過孔洞將蚯蚓投入。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進一步的,
還包括以下步驟:
S7:每天循環向土壤中澆灌酒廠尾水、人畜糞便、沼渣和/或沼液,澆灌至農作物成熟。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進一步的,
還包括以下步驟:
S8:農作物成熟收獲后,揭開表層土壤,取出腐熟完成的有機質,并通過篩選分出蚯蚓和有機質,并將篩分出的蚯蚓和有機質進行重復利用。
作用機理:
本發明通過對秸稈進行處理,處理方式是通過將秸稈進行粉碎,粉碎秸稈使其在土壤里更容易分解,該粉碎是采用粉碎裝置進行,粉碎后得到秸稈粉碎物。
將田里的表層土壤推出,并將秸稈粉碎物填入田里,并向田里添加一定比例的腐熟劑和酒廠尾水、人畜糞便、沼渣或沼液,選用這樣的物質,是可以為其提供充分的氮、磷等養分,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上述物質是天然、無污染、且經濟成本低,添加后將推出的土壤填入秸稈粉碎物上,再按照一定比例繼續澆灌酒廠尾水、人畜糞便、沼渣和/或沼液,讓秸稈粉碎物達到濕度為50~6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國興(綿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科國興(綿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86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吸附結構的攀爬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復雜曲面磁鋼片電火花線切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