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ARS-CoV-2抗體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8584.5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43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趙風強;吳妤;鄔曉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69 | 分類號: | G01N33/569;G01N33/535;G01N33/543;G01N33/5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鄒仕娟 |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區中關村科技園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ars cov 抗體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SARS?CoV?2抗體檢測方法:對重組SARS?CoV?2Nucleocapsid protein進行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同時選用Anti?SARS?CoV?2抗體或優勢抗體包被酶聯板并封閉,依據競爭ELISA原理,將待測樣本及酶標抗原同時加入酶聯板試驗孔內,室溫孵育,徹底洗板后,加入底物TMB,避光顯色,最后終止反應并測定450nm處吸光值,通過計算抗體抑制率評估樣本中抗體的效價。本發明的方法選用SARS?CoV?2中相對保守的N蛋白及其特異性抗體作為原料,很大程度上避免與樣本基質存在交叉反應,與傳統抗體檢測方法比,實現了更快速,更簡便,更靈敏的完成Anti?SARS?CoV?2特異性抗體的檢測,兼具特異性、敏感性、準確性和精密性,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及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SARS-CoV-2抗體檢測方法,屬于抗體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SARS-CoV-2屬于冠狀病毒科β屬。有科研團隊發現SARS-CoV-2全基因組與SARS-CoV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的序列同源性約76%,而與菊頭蝠中的蝙蝠冠狀病毒BatCoVRaTG13 的序列同源性高達96%,同時該團隊通過對其保守的7個非結構蛋白進行對比,確認 SARS-CoV-2和SARS-CoV進入細胞的受體均為ACE2。
冠狀病毒的結構由雙層脂質的囊膜組成,包含刺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包 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膜蛋白(Membrane glycoprotein,M)以及核衣殼蛋白 (Nucleocapsid protein,N)。其中S蛋白和N蛋白是其中最重要的靶點蛋白。S蛋白位于病毒最外層,與病毒的傳染能力相關。S蛋白承擔病毒與宿主細胞膜受體結合及膜融合的功能,是宿主中和抗體重要作用位點以及疫苗設計的關鍵靶點。N蛋白是冠狀病毒中含量最豐富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N蛋白是一種高度免疫原性的磷蛋白,在病毒體組裝過程中,N蛋白與病毒RNA結合形成螺旋核衣殼;且與病毒基因組復制和調節細胞信號通路有關,因此N蛋白常作為冠狀病毒診斷檢測工具,是免疫學快速診斷試劑的核心原料。
臨床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 spneumonia,NCP)患者潛伏期1至14 天,多為3至7天,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 瀉等癥狀。重癥患者多在發病7天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 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值得注 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表現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目前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技術主要有:核酸檢測、免疫學檢測(抗原或抗體檢測)、 病毒分離鑒定等。綜合運用各項檢測工具,實現快速高效的檢測,同時結合臨床影像學檢查 結果,才能有效縮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確診周期。在眾多檢測技術中,特異性抗體的 檢測可通過對血液、血清等樣本中針對SARS-CoV-2 N蛋白抗體IgM、IgG含量進行檢測,具 有取樣相對比較便捷,檢測時間較短,對檢測環境要求不高等優點。然而目前抗SARS-CoV-2 N蛋白抗體IgM與IgG的檢測多采用膠體金層析法,但SARS-CoV-2新型冠狀病毒與同屬冠狀 病毒同源性較高,易存在交叉和非特異性反應。因此,對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方法的研發 及優化,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及科研價值。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了一種SARS-CoV-2抗體檢測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SARS-CoV-2抗體檢測方法,為非診斷或治療目的的檢測方法,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858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