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炒菜機的翻炒裝置及炒菜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7856.X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87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年;徐天輝;陳沖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飛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潘登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炒菜 翻炒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炒菜機的翻炒裝置及炒菜機,炒菜機的翻炒裝置相對豎直方向傾斜預設角度,炒菜機的翻炒裝置包括鍋體、鍋膽和鍋鏟,鍋體內設有第一柱體和驅動裝置,第一柱體位于鍋體的中心軸上;鍋膽設置在鍋體內,鍋膽上設有固定連接的第二柱體,驅動裝置能夠驅動鍋膽繞鍋體的中心軸轉動從而帶動第二柱體繞鍋體的中心軸轉動;以及鍋鏟與第一柱體轉動連接,第二柱體能夠抵接到鍋鏟上,當驅動裝置驅動鍋膽繞鍋體的中心軸轉動從而帶動第二柱體轉動時,第二柱體推動鍋鏟轉動到最高位置,鍋鏟在重力作用向下運動到最低位置。該炒菜機通過鍋鏟的自重作用,實現了循環翻炒,且菜品翻炒更加充分,有效地減少了菜品粘鍋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烹飪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炒菜機的翻炒裝置及炒菜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需求不斷提高,市場上涌現了解放雙手且能夠實現自動炒菜的烹飪設備,炒菜機是其中一種。現有技術中的炒菜機雖然能夠實現反復循環翻炒,但仍然存在以下兩個技術問題,一是翻炒不充分、不均勻;二是菜品較容易粘附在鍋底,從而造成浪費。因此,亟需一種能夠翻炒充分且菜品不易粘鍋的炒菜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炒菜機的翻炒裝置,該炒菜機的翻炒裝置通過鍋鏟的自重作用,實現了反復循環翻炒,且翻炒菜品更加充分,有效地減少了菜品粘鍋的風險。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炒菜機,該炒菜機翻炒菜品更加充分,有效地減少了菜品粘鍋的風險。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炒菜機的翻炒裝置,炒菜機的翻炒裝置相對豎直方向傾斜預設角度,所述炒菜機的翻炒裝置包括鍋體、鍋膽和鍋鏟,所述鍋體內設有第一柱體和驅動裝置,所述第一柱體位于所述鍋體的中心軸上;所述鍋膽設置在所述鍋體內,所述鍋膽上設有固定連接的第二柱體,所述驅動裝置能夠驅動所述鍋膽繞所述鍋體的中心軸轉動從而帶動所述第二柱體繞所述鍋體的中心軸轉動;以及所述鍋鏟與所述第一柱體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柱體能夠抵接到所述鍋鏟上,當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鍋膽繞所述鍋體的中心軸轉動從而帶動所述第二柱體轉動時,所述第二柱體能夠推動所述鍋鏟轉動到最高位置,所述鍋鏟能夠在重力作用下從最高位置運動到最低位置。
可選地,所述第二柱體位于所述鍋膽的偏心軸上。
可選地,所述鍋鏟包括連接帽、柄部和鏟部,所述連接帽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第一柱體上;所述柄部的一端穿過與所述連接帽的側壁且與所述連接帽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鏟部相連。
可選地,所述鏟部的開口為弧形狀,所述開口朝向所述鍋膽轉動的方向。
可選地,所述連接帽通過滑動軸承與所述第一柱體相連。
可選地,所述第二柱體能夠抵接到所述柄部上。
可選地,所述驅動裝置為驅動電機。
可選地,所述鍋鏟與所述第一柱體可拆卸式連接。
本發明的炒菜機的翻炒裝置的有益效果:炒菜機的翻炒裝置向下傾斜預設角度,故鍋鏟具有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當驅動件驅動鍋膽轉動從而同時帶動第二柱體轉動,由于第二柱體能夠抵接到鍋鏟,因此第二柱體推動鍋鏟轉動到最高位置時,鍋鏟由于重力作用向下運動到最低位置,最低位置到最高位置為一個周期,多個周期重復循環。綜上可知,炒菜機的翻炒裝置通過鍋鏟的自重作用,實現了反復循環翻炒,且翻炒菜品更加充分,有效地減少了菜品粘鍋的風險。
一種炒菜機包括所述炒菜機的翻炒裝置。
可選地,所述炒菜機的翻炒裝置的所述預設角度為30°-60°。
本發明的炒菜機的有益效果:該炒菜機翻炒菜品更加充分,有效地減少了菜品粘鍋的風險。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飛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飛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785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