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終端及中框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7496.3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534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孫永富;楊杰;施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5K7/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李稷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終端 組件 | ||
本申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及其中框組件。中框組件用于承載移動終端內的電子器件,所述電子器件包括熱源,所述中框組件包括中框、一個或多個熱管以及第一均熱板,中框包括對應熱源的散熱區,第一均熱板容置于所述散熱區,熱管連接至所述第一均熱板,用于對第一均熱板進行散熱。本申請提升了移動終端的散熱性能。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及其中框組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移動終端均通過單個的熱板或單個的熱管單獨進行散熱,但是隨著移動終端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其主頻升級產生更多的熱量,若過多的熱量不能快速散去,這不僅影響移動終端的使用壽命,而且還會影響消費者的直觀體驗。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及其中框組件,提升了移動終端的散熱性能。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中框組件,用于承載移動終端內的電子器件,所述電子器件包括熱源,所述中框組件包括中框、一個或多個熱管以及第一均熱板;所述中框包括對應所述熱源的散熱區,所述第一均熱板容置于所述散熱區;第一均熱板還可以通過散熱區與中框固定連接,具體的固定方式不限于以下幾種:可以通過底部焊接的方式固定至中框、側部焊接的方式固定至中框,底部粘接的方式固定至中框,或者通過四周搭接結構固定連接至中框,或者通過底面固定結合四周固定的方式連接至中框;每個所述熱管連接至所述第一均熱板(二者之間的連接方式不限于搭接焊接固定,連通后焊接密封等方式),用于對所述第一均熱板進行散熱。本申請將熱管的一端與第一均熱板連接,可以利用第一均熱板的二維擴展導熱與熱管的一維線性導熱的綜合導熱效果,可以快速將熱源的熱量散去,增加了熱源的使用壽命,進而增加了移動終端的使用壽命,提升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熱管中的至少一個熱管還與所述中框中的溫度低于所述第一均熱板溫度的部分相連。中框中的溫度低于第一均熱板溫度的部分可以是中框邊緣的區域,例如中框兩側邊緣或中框底部邊緣。如此,移動終端正常運行時,由于第一均熱板固定在中框上,熱量可以傳遞至第一均熱板,并傳遞至熱管,傳遞至熱管上的熱量可以傳遞至整個中框,熱源的熱量可以傳導至整個中框,通過中框將熱量傳導出去,中框的面積大,散熱效率高,提升整個移動終端的散熱性能。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熱管中的至少一個熱管通過導熱介質與所述中框相連。導熱介質可以為導熱膠或石墨材料。導熱膠的導熱率是普通粘膠層的導熱率的2倍以上,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可以快速將熱管上的熱量傳遞至整個中框,散熱效率高。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熱管中的至少一個熱管的內部空間與所述第一均熱板的內部空間連通,以形成一個導熱腔。連通后的熱管與第一均熱板在內部形成一個較大且完整的導熱腔,導熱腔內的工質完成一次熱傳導循環經過的路徑更長,時間更長,可以將熱源的熱量傳遞到中框更大的區域,熱量以更加分散的方式傳導出去,散熱效率高。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熱管中的至少一個熱管插入到所述第一均熱板內部。該種方式的熱管在第一均熱板的內部與第一均熱板重疊。熱管與第一均熱板的連通性能更好。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電子器件還包括與所述熱源間隔設置的電池,所述中框還包括對應所述電池的電池放置區,所述電池放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邊緣和第二邊緣,所述散熱區鄰近所述第一邊緣,所述一個或多個熱管中的至少一個熱管從所述散熱區朝向所述第二邊緣的方向上延伸。如此熱管可以延伸在中框的更大范圍內,可以將熱源的熱量傳遞到更遠的距離,散熱效果好。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熱管中的至少一個熱管不與所述電池接觸。從而當移動終端正常運行時,移動終端發熱產生熱量,熱管連接中框的部分的溫度小于第一均熱板,當熱管不與電池接觸時,熱管與電池上的熱量就不會相互傳遞,熱管與電池就不會相互干擾,而且熱管繞開電池設置,不需要在電池的表面設置熱管放置的空間,有利于移動終端薄型化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749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