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聯盟區塊鏈的用戶通訊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216511.2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93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21/60 | 分類號: | G06F21/60;G06F21/62;H04L9/06;H04L9/08 |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付長萍 |
| 地址: | 73005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盟 區塊 用戶 通訊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聯盟區塊鏈的用戶通訊平臺,包括依次連接的應用層、合約層、共識層、網絡層和數據層;所述應用層,包括通訊軟件和企業級聯盟鏈,用于為用戶交易提供注冊的網站或者APP。本發明以“用戶通訊開放區塊鏈倡議”成立一個聯盟區塊鏈,邀請擁有強大用戶關系網的公司加入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通訊網絡;再利用現有平臺開發即時通訊軟件,用戶通過通訊軟件進行注冊,利用聯盟鏈的準入機制對注冊用戶進行身份驗證,進行驗證后的用戶無需每次通信進行身份識別,這可減少公有鏈中驗證帶來的時延問題。用戶的所有通信信息均采用哈希算法及非對稱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從而保證數據的機密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具體為基于聯盟區塊鏈的用戶通訊平臺。
背景技術
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一種鏈式數據結構,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區塊鏈的最大優勢是“去中心化”,通過運用密碼學、共識機制、博弈論等技術與方法,在網絡節點無需相互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數字貨幣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區塊鏈應用場景。其中,比特幣和以太坊是數字貨幣及其交易平臺的典型代表。區塊鏈不僅可以應用于數字加密貨幣領域,同時在金融服務、供應鏈管理、文化娛樂、社會公益和政府管理等6個領域存在廣泛應用場景。
我國現有通訊方式主要包括:利用基于三大運營商所分發給用戶的手機號碼進行實時通訊;用戶利用各類通訊軟件進行視頻、語音及文字通信;用戶利用各類信息交流平臺進行通信。現有通訊方式都屬于中心化管理模式,所有用戶信息、通訊信息均存儲在第三方數據庫中,如果數據庫出現各類安全問題,那么會導致用戶隱私信息泄露。現有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存在很多弊端,如時延:在當前主流的區塊鏈應用——比特幣中,生成區塊并得到確認的過程大約需要10min。用戶通訊過程中即時通信占據主要地位,時延過高會嚴重影響通信質量。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聯盟區塊鏈的用戶通訊平臺,旨在解決現有通訊方式出現的信息安全問題和時延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基于聯盟區塊鏈的用戶通訊平臺,包括依次連接的應用層、合約層、共識層、網絡層和數據層;
所述應用層,包括通訊軟件和企業級聯盟鏈,用于為用戶交易提供注冊的網站或者APP;
所述合約層,包括加密算法、智能合約、加密貨幣,用于對通訊平臺進行訪問控制;
所述共識層,設置有激勵機制、FBFT共識、混合類共識,采用執行—排序—驗證框架,該架構可將共識算法與執行交易分離,故共識算法可單獨作為一個可插拔的模塊,最終以確定性的方式達成共識;
所述網絡層,包括傳輸協議、P2P網絡、節點發現、廣播交易,用于提供交易信請求傳遞的信息環境;
所述數據層,包括支撐非加密算法、Merkle樹、Hash函數、時間戳、數字簽名的智能設備,用于對所述應用層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并存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用戶通訊開放區塊鏈倡議”成立一個聯盟區塊鏈,邀請擁有強大用戶關系網的公司加入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通訊網絡;再利用現有平臺開發即時通訊軟件,用戶通過通訊軟件進行注冊,利用聯盟鏈的準入機制對注冊用戶進行身份驗證,進行驗證后的用戶無需每次通信進行身份識別,這可減少公有鏈中驗證帶來的時延問題。用戶的所有通信信息均采用哈希算法及非對稱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從而保證數據的機密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未經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65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解密系統及數據解密方法
- 下一篇:PP-PVC膜復合車身貼及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