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的非視距誤差抑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6383.1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323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慧強;高凱旋;呂宏武;馮光升;郭方方;楊帥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4/33 | 分類號: | H04W4/33;H04W4/02;G06N3/00;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徑向 函數 神經網絡 視距 誤差 抑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的非視距誤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步驟1:將原始多徑TOA樣本數據進行標準化分類預處理,得到標準化分類的多徑TOA樣本數據;
步驟2:建立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使用量子人工蜂群對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進行優化,該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由隱層和輸出層組成;
步驟3:由所述步驟1中的標準化分類的多徑TOA樣本數據訓練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
(3.1)確定步驟3中所述的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的隱層節點的中心向量的數量Nvector;
(3.2)使用量子人工蜂群算法選擇所述步驟3.1中的Nvector個中心向量;
(3.3)由所述步驟3.2中的中心向量,計算隱層節點的標準化常數σ;
(3.4)采用最小二乘法,計算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中的隱層節點至輸出層節點的連接權重為:
其中:wki為連接權重,k為輸出層節點標識符,i為中心向量標識符,ui(x)為高斯函數,η為學習速率,u為ui(x)的向量,tk表示第k個輸出層節點的期望值,yk表示第k個輸出層節點的實際值;
步驟4:使用所述步驟3中的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識別并剔除未知多徑TOA數據中的非視距誤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的非視距誤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的將原始多徑TOA樣本數據進行標準化分類預處理的方法,具體包括:
(1.1)讀取所述步驟1中的原始多徑TOA樣本數據;
(1.2)將所述步驟1.1中讀取的樣本數據,按誤差值是否大于門限制th分成兩類;
(1.3)將所述步驟1.2中的兩類樣本數據的數據量統一,其方法是:當第一類樣本數據數據量大于第二類樣本數據數據量時,在第一類樣本數據中隨機抽取n2個個體,將其余個體丟棄,其中n2為第二類樣本數據數據量;當第一類樣本數據數據量小于第二類樣本數據數據量時,在第二類樣本數據中隨機抽取n1個個體,將其余個體丟棄,其中n1為第一類樣本數據數據量;
(1.4)將所述步驟1.3中的兩類樣本數據歸一化處理,得到歸一化之后的樣本數據個體:
其中:xin為未經歸一化處理的樣本數據個體;X為樣本數據全體;min(X)為X的函數,作用為取得樣本全體X中的最小個體;max(X)為X的函數,作用為取得樣本全體X中的最大個體;xout為歸一化后的樣本數據個體;
(1.5)將所述步驟1.4中的兩類樣本數據綁定二進制標簽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的非視距誤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2中的使用量子人工蜂群算法選擇所述步驟3.1中的Nvector個中心向量的方法,具體還包括以下步驟:
(3.2.1)初始化量子種群以及蜂群參數;
(3.2.2)計算初始量子編碼的蜜源,蜜源即所述步驟3.2中的中心向量的一組解;
(3.2.3)引領蜂搜索并更新量子編碼的蜜源,即搜索并更新所述步驟3.2中的中心向量的一組解,并計算其適應度;并計算其適應度;
其中,i為蜜源標識符,fiti為標識符為i的蜜源的適應度,functioni為標識符為i的蜜源的目標函數;
(3.2.4)跟隨蜂根據所述步驟3.2.3中的引領蜂搜索到的蜜源信息,更新量子編碼的蜜源,即所述步驟3.2中的中心向量的一組解;
(3.2.5)偵查蜂利用量子邏輯門更新轉移矩陣,搜索并更新量子編碼的蜜源,即更新所述步驟3.2中的中心向量的一組解,并計算其適應度;
(3.2.6)記錄目前最佳的中心向量的解的信息及其適應度;
(3.2.7)若已經達到最大迭代次數,則輸出當前記錄的最佳的中心向量的解;否則,重復步驟3.2.3至步驟3.2.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638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