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齒交錯盤銑刀銑削力建模方法、設備、存儲介質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215424.5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83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辛紅敏;楊程;吳華偉;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30/17;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鄭雪梅 |
| 地址: | 441053 湖北省襄***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錯 銑刀 銑削 建模 方法 設備 存儲 介質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齒交錯盤銑刀銑削力建模方法、設備、存儲介質及裝置,獲取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中刀片厚度和每齒切削量,根據所述刀片厚度和所述每齒切削量,建立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銑削力初步表達式,計算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切削力系數,根據所述銑削力初步表達式和所述切削力系數,建立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銑削力模型,省去繁冗的計算迭代過程,有效簡化銑削力建模的過程,提高銑削力模型的精度,從而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整體葉盤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齒交錯盤銑刀銑削力建模方法、設備、存儲介質及裝置。
背景技術
文獻1“申請公開號CN105511397A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統一犁切模型的通用銑削力建模方法。該方法采用的技術方案:將犁切力統一表達為犁切力系數與被擠壓材料體積,并將犁切力分離出來,避免犁切作用對剪切系數的影響。具體步驟:首先進行幾組靜力銑削實驗,記錄銑削力數據;再將笛卡爾坐標系測量得到的銑削力轉化到銑刀局部坐標系,采用線性回歸法確定局部坐標系下的犁切力值,再由銑削力中分離出切削力,計算銑削力系數,并與實驗測定值對比,通過反復迭代得到剪切角、法向摩擦角的數值,進而確定剪切力系數。
文獻2“申請公開號CN102136021A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鈦合金?TC18過程銑削力建模方法。技術方案考慮既考慮了側刃參與切削時側刃與底刃對銑削力的影響,也考慮了側刃退出切削時底刃對銑削力的影響,克服了現有技術不能有效模擬帶刀具偏心鈦合金TC18銑削過程中出現的等相寬非零銑削力現象的不足。
文獻3“申請公開號CN108563848A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平底螺旋立銑刀的銑削力建模方法,主要步驟:首先將螺旋立銑刀沿周向離散為扇形柱微元,然后由切削力系數計算扇形柱上的切削刃受力,最后把參數與銑削加工區域的微元刃受力進行積分得到總切削力。
以上文獻1~3的特點是:銑削力建模的對象都是立銑刀,且都需要復雜的計算迭代計算過程。整體葉盤是高推重比、高性能發動機的核心部件,其結構復雜、通道窄、開敞性差等。盤銑銑削力建模過程中計算繁瑣,導致銑盤加工零件的效率低。
上述內容僅用于輔助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并不代表承認上述內容是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齒交錯盤銑刀銑削力建模方法、設備、存儲介質及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盤銑銑削力建模過程中計算繁瑣,銑削力模型精度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三齒交錯盤銑刀銑削力建模方法,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銑削力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中刀片厚度和每齒切削量;
根據所述刀片厚度和所述每齒切削量,建立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銑削力初步表達式;
計算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切削力系數;
根據所述銑削力初步表達式和所述切削力系數,建立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銑削力模型。
優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刀片厚度和所述每齒切削量,建立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銑削力初步表達式,具體包括:
設置窗口函數,所述窗口函數用于表示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中刀片是否參與切削的狀態;
根據所述刀片厚度、所述每齒切削量和所述窗口函數,建立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銑削力初步表達式。
優選地,所述計算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切削力系數,具體包括:
獲取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已知參數;
根據所述已知參數,計算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待求解參數;
根據所述待求解參數和所述已知參數,通過切削力系數公式計算所述三齒交錯盤銑刀的切削力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文理學院,未經湖北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2154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多棱鏡組件的均光照明光學系統
- 下一篇:PT酸吸附樹脂及其制備方法





